何裕民广州工作室:别再纠结了:防癌的关键措施之一

笔者在临床上注意到,许多癌症患者好“纠结”,而且,越是好纠结的就越容易复发,这是确定的。
最近,我指导的研究生许迎雪做了系统的海内外文献荟萃研究,涉及89年至今的关于癌症的论文3000多篇,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其中,有一个结论值得重视,这就是慢性应激对癌症的发生发展、转移、复发关系巨大。
所谓慢性应激,是指长期活在压力之下,这压力不一定很大,也不一定客观存在,有时,多数时间可以只是一些心理压力。笔者早就注意到,城市里的好女人易生癌,集中在三类人:财会、中小学老师、办公室中低管理人员,这些人往往就顶真,什么事都操心,有的则是完美主义者,或者有洁癖,从心身医学角度来看,她们就长期处于“慢性应激”状态。临床观察表明,这是诱发生癌以及促使癌症转移、复发的危险因素。
笔者多年前就发现深圳30岁白领有一个乳腺癌发病小高峰,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深圳是移民城市,外地人社会压力、经济压力都较大,易长期处于慢性应激的状态。近年来,上海也出现了类似趋向。国外有165项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表明:人群中压力增加伴随着更高的癌症发生率(P= 0.005);而且,贫穷者的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但荟萃分析表明:生活压力及贫穷不是直接拉高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而是通过压力倾向、人格特点、不利的应对方式和消极的情绪反应等,是那些始终处于纠结精神心理状态的人更容易被癌症盯上,影响癌症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是通过纠结等的心理因素。还有研究提示:纠结之类心理社会因素与肺癌的高发病率有关,这在女性肺癌患者中尤其明显。此外,持续的慢性压力、纠结还和乳腺癌、卵巢癌、头颈部癌,男童淋巴或造血系统的癌症的生存率差有关。国外的研究非常明确:生活压力事件常常与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有直接的联系。于娟的例子就是一个明证。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肿瘤易患性与遭遇重大的生活事件有关。负性生活事件和负性情绪是肺癌、乳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宫颈癌和恶性黑素瘤等恶性肿瘤发病的危险因素。
法国12年的随访人群研究:性别差异与死亡率和压抑情绪的关系。调查6043人 (2892名男性,3151名女性),涵盖教育、婚姻状况、社会支持、健康的行为(吸烟、饮酒、身体质量指数)。结果表明:除去自然死亡,情绪压抑和女性癌症死亡率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因此,预防来降低癌症死亡率时应把改善抑郁心情考虑在内;性别的差异因素也必须...

▼ "何裕民广州工作室:别再纠结了:防癌的关键措施之一" 的相关文章:

一张祸害无数癌症病人的药方

以下内容来自于我的学生的博客
-----------------------------------------------------------------------------
在网络上,虚实真假难辨,更有以讹传讹的存在。作为一个医者,经常有人在网上问我这样一个药方,以图求证,我解释很多次,劝阻了很多上当的病人,但依然询问这药方的人络绎不绝,所以今天好好说说这个方子。该药方如下:
 (一犯人在执行死刑前三天供出祖传治癌奇方) 
     药方煎法及服法:红枣大粒八粒,小粒十粒(共用十八粒),白花蛇草二两,铁树一叶,半枝莲...

小心坏心情容易得癌症

 小心坏心情容易得癌症
众所周知,致癌的因素十分复杂,而精神因素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上起重要作用。最近一直在下雨,很多人都在抱怨天气不好,加上其他不顺畅的事情,心情压抑。其实长期这样是非常不利于健康的。
 精神因素与癌症之间的关系
 现代医学发现,癌症好发于一些受到挫折后,长期处于精神压抑、焦虑、沮丧、苦闷、恐惧、悲哀等情绪紧张的人。精神心理因素并不能直接致癌,但它却往往以一种慢性的持续性的刺激来影响和降低肌体的免疫力,提高癌症的发生率。这些刺激主要是通过神经生理、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个系统的相互联系起作用的,最后使肾上腺素皮质酮等内分泌增加,进入血液循环,从而损害人体...

子宫内膜癌多有早期症状显示

     核心提示:子宫内膜癌的病人绝大多数都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阴道不规则出血、绝经后阴道流血等,而且内膜癌大多向其他组织转移较慢,所以75%的子宫内膜癌病人的病变都属于早期病变。   谈到妇科肿瘤,多数女性首先联想到的是宫颈癌,因为它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但几年来世界卫生组织针对女性重大疾病进行统计发现,子宫内膜癌发病率正有着逐步上升趋势,发病率“超速”发展,赶超宫颈癌。发病年龄由58-61岁降到45岁,占生殖道恶性肿瘤20%-30%。子宫内膜癌有两种发病类型,一种是雌激素依赖型;另一种是非雌激素依赖型。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较常见,其发生与...

多吃蔬果是抗癌基础生活方式

    核心提示:人们应该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每天进食不同种类的水果和蔬菜。“多吃水果和蔬菜,避免过量食用加工肉类,能降低患癌风险。”   昨日上午,郝希山院士参加了在川大华西医院举行的2012世界抗癌日活动。在活动间隙,他接受了采访。
  院士支招:

胆管癌手术后吃什么好?

胆管癌手术后的饮食或其他调理都是比较重要的,尤其是年老体弱的患者,术后保健就显得更为重要,以下几点可以供您参考:
 1)饮食指导选择易消化的食物。手术后近期,尽量减少脂肪及胆固醇的摄入,不吃或少吃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如果因口感需要可适当用一些橄榄油来烹制食品。
 2)恢复正常饮食,宜保持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质的膳食结构,忌食脑、肝、肾、鱼及油炸食物,更应忌食肥肉、忌饮酒、以免影响肝脏功能,或造成胆管结石。
3)注意心理卫生,经常保持情绪稳定,乐观豁达,避免发怒、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以防止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的调节机能发生紊乱,影响胆管代偿功能的恢复。...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