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分型

急性白血病是一组造血组织的原发恶性血液病,其特征是在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有广泛的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及浸润其他组织器官,导致正常造血功能衰竭,表现为正常造血细胞显著减少。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出血、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与电离辐射,某些化学制剂、药物、病毒和遗传因素有关,还受机体免疫状态及体液因素的影响,导致造血细胞恶性变,恶变的白血病细胞无限增殖并浸润骨髓及其他组织,最终致正常造血细胞显著减少,出现无法控制的出血及感染而死亡。我们从临床治疗角度,将本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两大类,然后再分各自的亚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根据细胞形态学和临床预后的不同,将ALL分为L1,L2,L3三个亚型。  L1型:以小淋巴细胞为主,胞浆极少,高核,浆比例,核形规则,染色质均匀致密,核仁不清晰。  L2型:大多数细胞体积是小淋巴细胞的2倍,部分细胞大小有明显异质性,胞浆中等,嗜碱,染色质呈弥漫细致或密块状,核仁清晰,一个或多个。  L3型:由均匀一致的大细胞组成,胞浆丰富,深嗜碱,含多数明显室泡,核圆形,染色质细而致密,核二清晰,一个或多个。  上述分型与临床预后关系密切,L1型的预后较L2型好,L3型难获缓解,预后差。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临床将AML分为7个亚型。  M1:(急性极微分化型原始粒细胞白血病)以来未分化或低分化原始粒细胞增生为特征,原始粒细胞分Ⅰ型和Ⅱ型。Ⅰ型细胞胞浆内无颗粒;Ⅱ型细胞胞浆内含少数嗜天青颗粒或Aoer小体。原始粒细胞Ⅰ型+Ⅱ型≥90%,早幼粒~成熟粒细胞,单核细胞在10%以下。  M2:(急性部分分化型原始粒细胞白血病)又分为2个亚型。①M2a,骨髓中原始粒细胞>30%,单核细胞<20%,早幼粒细胞以下阶段>10%;②M2b骨髓中异常的原始及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以异常的中性中幼粒增生为主,此类细胞>30%。  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以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常>30%,分为2个亚型,M3a为粗颗粒型,M3b为细颗粒型。  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此型骨髓和外周血中者存在不同比例的粒系细胞和单核系细胞,分为4个亚型:①M4a以原始细胞和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原、幼单和单核细胞>20%;②M4b以原、幼单和单核细胞增生为主,原始和早幼粒>...

▼ "急性白血病分型" 的相关文章: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

    急性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急性白血病的治疗较为棘手,导师周永明教授从事血液病研究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病因病机认识上,周师认为急性白血病病机属脾肾亏虚为本,邪毒内蕴为标,瘀、热、痰、湿等可发生于疾病发展中的各个阶段。在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方面周师主张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重点进行分期论治,即化疗前期,在祛邪的同时加用益气养阴等扶正药物,使祛邪不伤正并扶助正气以抗邪;化疗期采用中小剂量化疗配合中医药治疗,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化疗后期选用健脾补肾中药扶正固本为主,少佐清热解毒之品以驱除残留之邪毒,...

急性白血病应该如何预防

急性白血病应该如何预防,急性白血病除了在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外,(白血病http://www.cn-blood.com/)西安国医血液病防治中心白血病权威专家建议白血病患者及其家属做好白血病的预防和护理工作十分的重要。
  一白血病预防
  1.凡是工作中接触电离辐射及有毒化学物质苯类及其衍生物的工作人员应加强防护措施认真按工作常规操作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一量发生血象异常应积极治疗
  2.生活有节丐居有常避寒暑劳逸结合使机体处于良好状态所谓:“正气存骨邪不可干”
  3.人要保持乐观向上心情舒畅忌郁怒所谓:“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二白血病护理
  1.精神护理:医务人员及家属要使患者情绪安定克服...

急性白血病三步治疗新概念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疾病,其特点为体内有大量白血病细胞广泛而无控制地增生,出现于骨髓和许多其它器官和组织,并进入外周血液中。急性白血病以其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随着医学进步,急性白血病经过积极治疗,多数病人都能取得缓解,现在缓解白血病已不再是治疗的终极目标,如何提高治愈率,使大多数白血病病人得到根治,成为当今血液学研究的重点。初步的临床研究成果给出了急性白血病治疗的三部曲,第一步取得血液学缓解,第二步达遗传学或分子学缓解,第三步达彻底根治---治愈。
第一步取得血液学缓解。急性白血病发病时,白血病细胞快速大量增殖,体内白血病细胞总数可达1百亿个,浸润骨髓及其他组...

28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诊治分析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重症;诊治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住院的28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绝大多数患者有明确的病毒感染史,心肌酶均明显升高,但无酶峰变化,肌钙蛋白T(c-TnT)不仅对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有重要价值,而且它的持续增高对判断病毒性心肌炎是否演变成扩张型心肌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致命的心律失常,早期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使患者度过危险期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结论:根据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和心肌损害情况,同时全面结合临床...

急性白血病 血液生化

急性白血病 血液生化
  特别在化疗期间,血清尿酸浓度增高。尿中尿酸排泄量增加,甚至出现尿酸结晶。患者发生DIC时可出现凝血机制障碍。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血清和尿溶菌酶活性增高,急粒白血病不增高,而急淋白血病常降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时,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数增多(>0.01×109/L),蛋白质增多(>450mg/L)。而糖定量减少。涂片中可找到白血病细胞。脑脊液清浊度随所含的细胞数而异。 
急性白血病 粒-单系祖细胞(CFU-GM)半固体培养
  急非淋白血病骨髓CFU-GM集落不生成或生成很少,而集簇数目增多;缓解时集落恢复生长,复发前集落又...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