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慢性疲劳症与肌肉纤维痛

《别让不懂营养学的医生害了你》第二部分 第15章  
“我实在是太累了——总是如此。我很难集中注意力。我都记不得上次感觉良好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事实上,我有好多事情都记不起来了,我知道自己肯定出了什么毛病。我一点精力也没有,而且什么毛病都会得上。我需要帮助,但是却无从说起。许多是我的甲状腺出问题了吧?——我的家族一向都有甲状腺问题。”

你有没有碰到过这些情况呢?我已经无法告诉你到底有多少人带着这样的抱怨访问我的网站求助,或者来我的办公室了。他们都为这种持续不断的状况而失望和沮丧。我必须说,在我从事私人医疗的30多年间,这就是一些我最常听到的毛病。

在询问病情的时候,医生通常会问:“你哪里疼?你有没有其他症状?”然后我们马上开始对可能有的问题进行彻底的思索,试着去找出病人是否有头疼、胸闷或者腹泻这类的症状。病人往往会否认所有这些具体的问题后叹了一口气说:“我只是真的太累了,而且完全没有任何精力。”

当医生们碰到这种情况时,他们通常会建议病人做一次彻底的身体检查,并且做一次综合性的生化检查。等病人下一次来的时候,医生又要复习一遍他的抱怨,然后检查以下病人过去、现在和家族的病史。他会建议病人再做一次体检,然后等数据出来以后,医生会仔细地研究这些实验室数据。偶然间他会发现甲状腺机能衰退、糖尿病、贫血,或者其他一些可能导致这些疲劳症状的证据。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他无法找出任何能足以解释为什么病人会感觉如此疲劳如此虚弱的理由。

这时,大多数的医生都会开始询问病人最近是否压力过大或者有抑郁的症状。如果这种询问仍然无法给出任何明显的解释的话,空气中就会渐渐充满了紧张的气氛病人开始意识到医生没有找出任何不妥的地方。而医生可能会私下里认为实际上是病人的精神方面出问题了。当然,这不是一种语言方面的交流,但是没有说出来的真实想法往往会通过生硬的语调和身体语言表达出来。(如果你曾经碰到过类似的情况,你肯定能够完全理解我描述的情况。)

这是怎么回事?医生们希望帮助自己的病人,而他们大多数时候都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方法就是找出病人得了什么病,然后开出处方给予治疗。当他们无法查出病人究竟得了什么病,...

▼ "第15章慢性疲劳症与肌肉纤维痛" 的相关文章:

春天,谨防精神疾病复发

 春天,谨防精神疾病复发
                          10-3-23-4
    春天,是精神疾病容易复发的季节,俗话说“菜花黄,痴子忙”。大量临床资料表明,每年3~5月,是精神病复发率极高的时期,约占全年复发率70%以上。
  春季气候变化无常,使人体生理...

人参皂苷Rh2应对考生疲劳

人参皂苷Rh2应对考生疲劳
随着6月的临近,考试的节奏越来越快,很多孩子都不能正确面对考试所带来的压力,出现脑疲劳这种现状,脑疲劳的出现让家长开始担忧,孩子的这种亚健康到底是什么原因产生的呢。当孩子面对升学的压力长时间努力,再加上身体的营养不足和严重疲劳,加速了大脑的疲劳程度,就很容易会产生脑疲劳这种现象。因此解决身体的疲劳,才是重中之重。告诉大家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吃人参皂苷Rh2(如今幸胶囊)来应对考生的疲劳。
中医药自古以来,因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故在抗疲劳方面具有很大潜力。人参皂苷Rh2是从中药人参中分离得到的原人参二醇型低糖链皂苷单体,具有明显的深度抗疲劳作用。而今幸胶囊中就有...

第三十二 至四十三章

第三十二章 失眠和嗜睡(这些都是属于睡眠障碍,常提到的说法就是睡眠障碍综合症)的理解和认识
   失眠和嗜睡----失眠就是睡觉时间段总是无法入睡,或者即使是睡觉也睡的不沉,总感觉还清醒着。或者是睡觉后一点小的声音就惊醒,或者是当时周围其实没有异常的声音,而患者却是感到声音很大,把自己惊醒了。其实对样的情况往往伴随的感觉就是越睡不着越是感觉心情烦躁的很厉害,心情烦躁的厉害。是在困的厉害了也是睡一会,但是即使睡觉了也似乎没有睡着,做梦多。面对这样的病情我遇到很多,他们大多是选择吃一些相应的安眠药,吃这个药有效,但是必须每天都吃,一旦停药,那睡眠就又出现问题。其实每天吃同一种...

中医思维方式(转)

    中医既是一种实践了数千年的医疗技术,它同时也是东方智慧的一个载体。从这个层面上说,中医的思维方式就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它既见于疾病防治,也可用于其他领域;它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它既是民族的,也应当是世界的。

    概括地说,中医的思维方式主要体现为整体思维、互补思维、流变思维、关系思维、和谐思维等等。

    整体思维方式:

    整体思维方式的特征在于:一方面,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不仅人体的五脏六腑构成了一个整体,看得见的肌肉、骨骼与看不见的精、气、经络也...

头伏到来,三伏天如何防暑祛毒?

  今年“三伏”长了点,戒躁戒怒保健康
伴随着持续的高温,7月14日将迎来今年入伏第一天。今年的“三伏天”共计40天,比去年多10天。
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三伏天”常出现在夏至后,小暑与大暑之间,即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个月里。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是一天当中,白天还是比黑夜长,近地面的温度也一天比一天高。进入“三伏天”后,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也就达到最热了。 
“三伏天”分初伏、中伏和末伏。中伏时间有长有短,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于是就有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40天的差别。“今年7月14日交初伏(头...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