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成瘾”是一种“特殊毒品”

    前言:“工作瘾”或“工作成瘾”其实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工作狂”,玩命地工作而不顾自己的身体和生活。这几年,“疲劳死”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这其中一部分人其实就是“工作狂”或者“工作成瘾”的患者,而“疲劳死”只不过是他们最终的一个结局而已。我想“工作成瘾”自然有一些无可奈何的因素,如来自领导和生活的压力。但是连一个在海边沙滩晒太阳的乞丐都可以很快乐,我们却感受不到快乐,这说明其实不是因为我们“蜗居”或我们是“蚁族”,更可能的原因是由于我们没有领悟生命的真谛,不懂得享受生命。我曾看到有媒体报道卫生部在托有关机构制定“工作成瘾”的标准,并有精神科专家说每周工作40小时就可以诊断“工作成瘾”。如果这个报道属实,这个专家纯粹一派胡言,而且他还针对“网络成瘾”说过类似的标准,即每周上网40小时以上就可以诊断网络成瘾。如果这样的专家也成为卫生部制定相关标准的人士,那我要说这也是卫生部的悲哀。其实,不管什么样的成瘾,最核心的特征是患者明确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害却无法自控以及他的行为已经严重损害自己的社会功能,而不是时间之类的标准。因此,我们普罗大众在面对这些新鲜事物的时候,需要增强自己的分辨力。希望大家在走路的时候不要忘记欣赏路边的风景,这样就能够更加快乐工作,更加珍惜生命,更好享受生活。

转载于:【德国《时代》周报网站2月26日报道】题:工作上瘾(作者劳拉·吉切尔)
原文提要    工作瘾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毒品,它受到社会的奖赏,却危及生命。迄今为止这种疾病还没有得到承认,但有办法治疗它。
彼得拉·D在实验室里研究物质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每天都往计算机里输入大量数据。但是,彼得拉·D不只是为人可靠,她还过于挑剔,强迫自己努力工作。“这种强迫感如此巨大,以至于我觉得有人撵着狗追我,或者当我没有完成工作时我觉得世界会崩溃,”她这样...

▼ "“工作成瘾”是一种“特殊毒品”" 的相关文章:

嗜赌成瘾是精神疾病

                      嗜赌成瘾是精神疾病     阿文是个私企老板,几年来赚了不少钱,无聊之际迷上打麻将,只要一坐上麻将桌,一切烦恼忧愁全都抛得无影无踪,经常通宵达旦地在四方城内鏖战,有时不吃不喝,赌金也越来越大。妻子发现他滥赌后,曾反复规劝,并寸步不离地守在他身边,可他却不是打就是骂。妻子丽丽无奈之下只好慕名前来向我咨询。我告诉丽丽...

她不是性成瘾而是嗜好

            
英国女子华伦性爱成瘾,现已完成千人斩。(图/取自网络)
    英国媒体报道,英国一名42岁的女子华伦(Crystal Warren) ,发现自己在15岁有了第一次性行为失去贞操后,就“性爱上瘾”,对“性”有很大的饥渴,只要几天没有“嘿咻”,就会心情低微、忧郁。而她在17岁时,就已经和40几个男人上过床。华伦在22岁那年与初恋男友分手后后,更依赖性爱来麻醉自己,她最多曾在24小时内与7名男子发生关系。27年来已经...

回复:联邦止咳露何以让人上瘾

网友提问:联邦止咳露何以让人上瘾
....查看问题>>
专家回复:边缘少年:我不想把命都赔在喝止咳露上
“我还很年轻,不想把身家性命都赔在喝止咳露上面!”21岁的林仔近日主动致电本报求助,希望找到戒绝酗饮止咳露恶习的办法。林仔向记者哭诉,两年前,去酒吧玩,在朋友怂恿下一口气喝下一整瓶止咳露,从此被毒魔缠上,如今已发展到每天非喝四五瓶否则难抵毒瘾的地步,为此,他身体孱弱,陷入了无法正常工作不能养活自己的绝境,绝境之中,他痛下戒瘾决心,却苦无门路。   一瓶“联邦止咳露”带来噩梦   第一步:快乐之路   “喝完之后那股舒服劲真的和做神仙没两样”   两年多前,林仔18岁,初中毕业之...

意外流产后,她缘何竟然化妆成瘾?

意外流产,流走了什么
陈甜和孙勤同是一个村出来的,又同在一个厂打工,自然而然的走到了一起。05年,两人高高兴兴的在老家领了结婚证,办完喜酒后又出到佛山打工了。
婚后的日子看似风平浪静,却又波涛暗涌。话说,自从08年的一次意外流产之后,陈甜的月经就一直紊乱不正常,不是提前就是推后,经量时多时少,小腹坠胀、疼痛、腰酸、月经前后还出现白带多、发黄、有异味且呈豆腐渣状、瘙痒难忍,再加上贫血,大热天的,手脚都是凉凉的,一点血色也没有,一直搞的人心烦睡不着,人也憔悴,容颜衰老。
刚开始陈甜还会到医院看看,但是每次医生都说是因为流产后身子虚造成的,开点药却一直没什么效果,月经还是一直不正常,之后她索性...

【转贴】国外对因特网成瘾障碍的研究

 1 前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和快速发展,因特网成瘾障碍已经成为困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一个重要问题,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国外大量研究证明,因特网成瘾会对人的心理健康、社交、工作、学习、家庭生活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Brenner,1996;Egger,1996;Griffiths,1997;Morahan-Martin.1997;Thompson,1996;Scherer,1997;Young,1996,1997,1999)。我国的心理学研究者和其它领域的学者也开始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本文试图对国外的研究成果作扼要综述,以供研究借鉴...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