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你的“妈妈手”

“妈妈手”顾名思义就是发生于女性,尤以家庭主妇或是产后哺乳期女性为高发人群。因为繁琐的家务事,常常让家庭主妇患上腱鞘炎,就可能带来日后的酸痛等症状。
 由于产后哺乳期的妈妈,体质比较虚弱,需要经常抱宝宝,因为宝宝的头不好控制,常用手来支撑婴儿的头,长期使用的结果,造成手腕腱鞘炎,手腕附近疼痛肿胀,而有“妈妈手”的由来。
“妈妈手”是腱鞘炎的一种,又称为狭窄性腱鞘炎。通常发作在手腕的腕隧道,腕伸肌及大拇指的外展拇指处。人体在手腕的拇指侧有两条肌腱,包括外展拇长肌与伸拇短肌,这两条肌腱绕过拇指后突起处,通过一条狭窄的腱鞘隧道内。一再重复使用手腕,就会造成局部肌腱与外包的腱鞘滑膜反复摩擦,加上施力超过一定的生理负荷,会导致腱鞘滑膜及支持带出现肥厚性变化,压迫局部的肌腱,使得肌腱滑动不顺,严重时更会有粘连的症状。
发生于大拇指掌侧的也多见,在掌指关节处,伸屈大拇指时有弹响,称为“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俗名“弹响指”。
 “妈妈手”的症状包括手腕侧上方疼痛,有时这种疼痛还可能辐射到近端的前臂或者大拇指;通常患者描述这种疼痛有时是相当剧烈的,特别是在大拇指做主动或是有阻力的伸直与伸展动作。由于疼痛,往往觉得手部无法用力,尤其是扭毛巾,写字等使用大拇指力量的活动都会很困难。如果已经形成腱鞘炎,会有局部的疼痛与肿胀。
病程初期,疼痛往往只在拇指用力时出现,这是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此时只要适当休息,减少出力,就可以让症状逐渐缓解。一旦疼痛明显,就要及时治疗,治疗方式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发生于一周之内的,比较容易治疗,且可以快速地缓解发炎状况,症状得到良好的改善。但对于慢性患者来说,拖延日久有可能肌腱周边已经产生器质性变化,如纤维化或粘连。事实上,只要一发现有异常,马上接受治疗者,都可以得到缓解。但是一旦拖延至三四个月后才就诊,其治疗时间就会花上更长的时间。
“妈妈手”也不只是妈妈的专利,工作中常大力使用拇指,长期间过度使用的人很容易造成这样的问题。流行病学显示:除哺乳期女性外,“妈妈手”发生的年龄约在三十到五十岁,其中女性发生率更高达男性十倍;此外,&ld...

▼ "小心你的“妈妈手”" 的相关文章:

禅一谈养生(经络腧穴-小儿手上穴位)

  图解:

 一、穴位: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
       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
       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

按摩十穴 远离病魔

按摩十穴  远离病魔
 
三里内关穴,胸腹中妙诀。曲池与合谷,头面病可彻。腰背痛相连,殷门昆仑穴。
头项若有病,后溪并风池。膝前兼胸胁,环跳与阳陵。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
 
一、风池穴
取穴: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会穴。
方法:1、先将右手拇指与食指岔开,分按两侧风池,两指同时用力一捏一松25下。2、换左手捏拿风池25下。3、双手两拇指分按两风池,余四指抱头,两拇指同时用力揉捻旋转各50下。
 
二、曲池穴
取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推拿按摩能调节小儿脾胃

  人民网-健康时报    推拿按摩,是中医常见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具有疏通经络,调整脏腑的作用。如果爸爸妈妈能坚持对宝宝进行推拿按摩,可健体强身,增强其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这里介绍一种治疗宝宝胃口差、消化不良的家庭小儿推拿按摩保健方法。具体手法如下:
  1.按揉推四横纹:四横纹穴位于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别按揉四横纹穴,约2~3分钟;也可推四横纹穴,将小儿四指并拢,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自小儿的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推50~100次。具有调中行气,和气血,除胀满的作用。
  2.按揉推板门穴:...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