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病例)


 
一、概述
 
消化性溃疡指胃肠道粘膜在某种情况下被胃液所消化而造成的溃疡,主要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分别称为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少数发生于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附近或空肠及具有异位胃粘膜的Meckel憩室内,临床上以慢性周期性发作并有节律的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常兼有暧气泛酸、恶心呕吐、上腹闷胀、腹泻或便秘等症。
 
本病属属于中医学“胃痛”、“胃脘痛”、“心下痛”等症的范畴。主要与饮食失调,情志因素及素体脾胃虚亏有关。
   
二、诊断要点
 
1.具有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及上腹部局限性压痛,可做出初步诊断。
 
2.上述症状伴有上消化道出血或穿孔病史,基本可确诊。
 
3.胃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三、穴位热敏化分布
 
以腹部、背部及小腿外侧为高发区,多出现在中脘、肝俞、脾俞、阳陵泉、足三里等区域。
 
四、灸疗操作
 
根据上述穴位出现热敏化的不同,按下述步骤分别依序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2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1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2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1.中脘穴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感到热感透至腹腔内且扩散至整个腹部,灸至感觉消失为止;
 
2.肝俞、脾俞穴同时双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透至深部并扩散至整个背部,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3.阳陵泉、足三里穴双点温和灸,部分患者的感传可直接到达腹部,如感传仍不能上至腹部,再取一支点燃的艾条放置感传所达部位的近心端点,进行温和灸,依次接力使感传到达腹部,最后将两支艾条分别固定于阳陵泉和腹部进行温和灸,灸至感传完全消失为止。
 
五、感传活动
 
1.感传性质:以温热感为主,亦可见酸胀、疼痛(非施灸局部)、灼热(非施灸局部)、麻木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凉感。
 
2.感传形式和路径:感传形式为扩散、深透、循一定路线传导(有蚁行、流水等形式)。如灸中脘穴热感深透腹部并向四周扩散,灸肝俞、脾俞穴热感深透并向四周扩散,灸阳陵泉、足三里热感传至腹部。
 
六、典型病例
&...

▼ "消化性溃疡(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病例)" 的相关文章:

食管癌的诊断方法

食管肿瘤以恶性为多见,恶性中又以食管癌最多。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的高发区,其死亡率世界第一。
【诊断】
最常用的有X线钡餐造影、脱落细胞学、纤维光学内镜检查等3种。随着科技进展胸部CT扫描、食管内镜超声检查等在有条件的单位也已应用于临床。临床实践时应该由简入繁顺序进行,前3项检查则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纤维内镜检查,比X线检查在定位、定长度、发现第二个癌以及除外良性狭窄等方面具有优越性。
X线钡餐造影在早期食管癌中不易显示病变,检查医师如果按常规办事,钡剂过稠过稀,大口喝钡,简单采取正侧位观察,均能导致漏诊。必须调好钡餐,令病人分次小口吞咽,多轴细致观察。早期的X线征象有:①粘膜皱褶增...

疾病与营养系列讲座--消化性溃疡的营养治疗(一)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于食管下端、胃—空肠吻合附近以及Meckel  室。这些溃疡的形成均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消化性溃疡。本病绝大多数(95%)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故又称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全球性多发病、常见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其中以20-50岁最为常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慢性上腹痛、疼痛的特征为慢性、周期性、节律性,制酸剂常能缓解疼痛。并发症有大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约5%的胃溃疡还可以发生癌变。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发展与营养密切相关,正确的...

胃食管反流病的最新治疗–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

    胃食管反流病 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药物以及外科手术等治疗。许多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通过消除日常生活中诱发反流的因素来使症状得到大幅度改善。生活方式改变通常与非药物或药物治疗相结合。然而在少数病例中,如上方法无效时,可借助外科手术来缓解症状。
改变生活方式 当人们对自己的日常生活稍做改变,胃食管反流病便很少发生或症状消失。这些改变包括消除引起反流的诸多因素。
?         一些普通的事物和饮料通过松弛食管下段扩约肌增加反流的危险。反流的诱因包括酒精性饮料、巧克力、碳酸饮...

胃食管反流 :“暗”流涌动,伤你没商量

胃食管反流 :“暗”流涌动,伤你没商量 胃食管反流 :“暗”流涌动,伤你没商量
胃食管反流,是一种什么“流\"?
许多人都知道胃炎、胃溃疡 ,但对于胃食管反流病这种同样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却知之甚少。如果你常常感到反酸、烧心,你可能已经患上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 (或 )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包括酸反流 (胃酸和胃蛋白酶 )和碱反流 (胆汁反流 )o
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
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多样,轻重不一。
1、以反流症状为主,如反酸、反食、反胃、嗳气等,多在餐后明显...

如何诊断食管癌?

   最常用的有X线钡餐造影、脱落细胞学、纤维光学内镜检查等3种。随着科技进展胸部CT扫描、食管内镜超声检查等在有条件的单位也已应用于临床。临床实践时应该由简入繁顺序进行,前3项检查则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纤维内镜检查,比X线检查在定位、定长度、发现第二个癌以及除外良性狭窄等方面具有优越性。 X线钡餐造影在早期食管癌中不易显示病变,检查医师如果按常规办事,钡剂过稠过稀,大口喝钡,简单采取正侧位观察,均能导致漏诊。必须调好钡餐,令病人分次小口吞咽,多轴细致观察。早期的X线征象有:①粘膜皱褶增粗、迂曲或虚线状中断、或食管边缘发毛。②小充盈缺损,或较扁平或如息肉状,最小直径约0...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