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灾难医学救治体系建设研讨会

“中国灾难医学救治体系建设研讨会”广泛深入研讨了如何建立健全中国灾难医学救治体系。为我国更好地开展灾难医学救治提供了政府和医疗界共同交流发展的平台。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正国共同担任大会主席。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专门为大会发来贺信,希望广大医务工作者充分交流相关领域的知识、技术、经验、体会,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灾难医学救治体系提高灾难医学救治水平做出贡献。 会议根据汶川地震带来的启发,针对建立健全灾难医学救治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借鉴国外灾害救治体系模式,并根据国内灾害救治体系现状,探讨了世博会与经济发展城市的减灾防灾对策,并围绕普及灾害自救知识、建立专业化救治队伍、灾害的救治与灾后的管理、加强灾害救治中的国际合作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通过国际视频连接,美国马里兰休克创伤中心副院长Spearman教授就“创伤系统在院前急救和反应的重要作用”, 世界灾难和急诊医学会主席Birnbaum教授就“灾难中的国际合作”,德国柏林大学Schneippenheim教授就“城市防灾减灾ABC计划”进行了汇报,专家们还进行了现场互动交流。会议由同济大学与健康报社、中国卫生杂志社共同举办,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创伤医学分会、中国预防医学会伤害预防与控制分会协办。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周军、健康报社长兼主编王硕出席会议并讲话。 
    

我的相关日志:
2010-05-02 | 子非-感悟医学
2009-12-23 |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
2009-08-14 | 医学生教育政策层面的若干问题
2009-07-26 | 准军事化管理在医学实习中的应用
2009-07-26 | 教学工作研讨会
2008-10-21 | 当选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委
2008-07-20 | 重症医学的发展
2008-04-05 |  中国传统的“奥运项目”五禽戏
2008-01-03 | 以人为本-医学创新的源泉
2...

▼ "中国灾难医学救治体系建设研讨会" 的相关文章:

大脑镰旁脑膜瘤切除术

大脑镰旁脑膜瘤以内皮型和纤维型占多数,起始于大脑镰镰旁,不与颅骨内板接触,因此也不发生局部颅骨的改变。肿瘤可由大脑镰脑膜动脉供血也可由脑内动脉供血其前部可来自眼动脉分支,后部来自枕动脉,中部可有脑膜中动脉供血鶒在肿瘤基底和附近的大脑镰内有多条扩张的静脉。
如肿瘤向大脑镰两侧生长,病人可出现双侧肢体力弱并伴有排尿障碍,即脑性截瘫或三瘫需与脊髓病变鉴别。
该部位肿瘤的另一个重要的临床症状是癫痫发作,多以对侧肢体或面部局限性发作开始,逐渐形成全身大发作
单侧的镰旁脑膜瘤手术切除可一侧开颅。由于肿瘤深埋于大脑纵裂内肿瘤显露比较困难,因此手术切口设计时一定要达中线,骨窗内缘也要在中线上,但开颅时要...

颞叶海绵状血管瘤致癫痫


我的相关日志:
2010-05-05 | 中央电视台-地震伤员赖元平
2010-05-05 | 巨大岩骨尖脑膜瘤切除术全程
2010-05-03 | 节日的感觉
2010-05-02 | 子非-感悟医学
2010-04-29 | 中国卫生发展策略(简)
2010-04-28 | 巨大脑干肿瘤切除术
2010-04-27 | 胡三觉教授来院讲学
2010-04-25 | 陈竺会长做中国医疗发展专题报告
2010-04-25 ...

远程卫星医疗及直升机后送在汶川大地震救治中的作用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其强度高,震级达里氏8级,最大烈度达11度,遇难总人数预计将超过8万人,造成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党中央、国务院连夜作出了紧急动员起来全力以赴抗震救灾的重大战略部署。卫生部立即启动一级卫生应急响应机制,成立了抗震救灾工作领导机构,明确提出 “时间就是生命”,必须把抢救灾区受伤人员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紧急调动医疗卫生人员赶赴灾区,全力实施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但是在抗震救灾早期,救援工作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灾情非常严重,对道路的损坏非常严重...

紫霞湖晨泳

  紫霞湖险在湖面与湖底温差较大,大量泳客畅游,但是我觉得仍有风险。管理部门能不能在湖面下3米左右的水层铺设一道大网,同时网眼不要太大,以免缠着泳客的脚。这样即使泳客在湖中出现不测,在沉向湖底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大网摆脱险境。紫霞湖在明孝陵东北部,这是个深藏于山间林海中的人工蓄水湖泊,因与紫霞洞相连而得名。修建于30年代中期,由爱国华侨胡文虎捐资建造,用来汇聚钟山泉水。过去未对外开放,故知者较少。面积约50000平方米,湖水清澈,周围林木蓊郁,山青水碧,风景佳丽。有“林海中的明珠”、“南京第一无污染湖”之誉。现在成为人们避暑纳凉的旅游佳地...

两院士的科学艺术观

     根据医院的科研构架和教学工作规划需要,在重庆开会期间,我分别拜访了第三军医大学程天民院士、王正国院士。与他们就医院医、教、研工作进行了多位探讨。两位院士从科学研究的思路及方法给予了广泛的指导。令人称奇的是两位院士不约而同地谈到了正确使用科学思维方法的问题。特别是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并将其定位在衡量一位优秀科学家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上面。
   83岁高龄的程天民院士面色红润、思维敏捷,他是我国核武器复合伤防护研究的创始人,及军事预防医学的先驱,被称为“核盾将军”,曾14次参加我国核试验,阐明了核武器的杀...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