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若冰:关于过劳死的方方面面
内科副主任医师姚若冰
专家介绍:
大学本科学历,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医疗系先后在盐亭县中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成都康桥医院内科工作,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内分泌科进修一年,在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华西医院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进修一年,临床经验丰富,善于应用各项先进手段和技术诊疗内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特别擅长呼吸、消化、心血管系统疾病及糖尿病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在国家级医学期刊发表论文十多篇,其中《巴蜀地区饮食习惯与消化系统疾病关联性的临床研究》获04年度中华医学会优秀论文奖。获省级先进卫生工作者一次、省三八红旗手称号一次。
小编:姚医师,您好!很高兴和您见面。您长期从事心血管、内分泌疾病的基础和临床工作,能否请您给我们解释一下什么叫“过劳死”?
姚若冰:“过劳死”一词是新近才出现的,它主要是指在非生理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淤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简单的解释就是超过劳动强度而致死。1小时内不明原因的突然死亡称为猝死。
小编:以前有报道过警察、教师的“过劳死”,那么我想请教一下郎主任,什么职业的人群比较容易出现“过劳死”?
姚若冰:其实每个职业的人群都可以出现“过劳死”。“过劳死”的根本原因就是超过自己所能接受的劳动强度。有报道称中年知识分子比较容易发生“过劳死”,如公务员、新闻从业人员、教师、科技人员、医务工作者等等,由于脑力劳动强度过大,而体力劳动不足。
小编:从刚才姚医师您对“过劳死”的解释上看,导致“过劳死”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吧?
姚若冰:对!“过劳死”是劳动者长期正常的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导致各种慢性疾病,一旦诱因的出现,即有可能导致猝死。最多见的就是血压升高、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急性冠脉综合征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突然发生,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心源性猝死死因。
小编:如此说来,一旦发生猝死,情况紧急,应该如何救治?
姚若冰:一旦发生...
▼ "姚若冰:关于过劳死的方方面面" 的相关文章:
小肠肿瘤
小肠肿瘤的发病率较胃肠道其他部位为低约占胃肠道肿瘤的%左右恶性肿瘤占/左右由于小肠肿瘤诊断结合比较困难容易延误致力治疗 小肠肿瘤有良性及恶性两类良性肿瘤较常见的有腺瘤平滑肌瘤其他如脂肪瘤纤维瘤血管瘤等恶性肿瘤以恶性淋巴瘤腺癌平滑肌肉瘤类癌等比较多见腺癌可突向肠腔内生长呈息肉样也可沿肠壁浸润生长引起肠腔狭窄一般腺瘤和癌常见于十二指肠其他则多见于回肠和空肠。此外小肠还有转移性肿瘤可由胰结肠和胃癌直接蔓延也可从远处经淋巴管或血行播散而来如卵巢癌黑色素瘤等
小肠肿瘤的论文临床表现:
临床参加...
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怎么回事呢
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怎么回事呢[曹清华贴士]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怎么回事呢?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在发病机理上一般认为与免疫、感染及遗传有关。似属于第Ⅲ型变态反应,造成结缔组织损伤。可能由于微生物(细菌、支原体、病毒等)感染持续地刺激机体产生免疫球蛋白,血清IgA,IgM,IgG增高。部份病人抗核抗体滴度升高。 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怎么呢?
此病病理改变以关节病变为主。呈慢性非化脓性滑膜炎。 早期关节滑膜充血,水肿。伴有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滑膜积液增多,滑膜增生形成绒毛状突出于关节腔中。滑膜炎继续进展,进入晚期。滑膜绒毛状增生波及关节软骨。并形成血...
寻常型牛皮癣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类型
牛皮癣在现代医学称为银屑病,是一种常见易复发的慢性皮肤病。其发病率近年来呈明显升高趋势。据调查,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白种人明显高于黄种人,黑种人次之。如美国近年来的调查,其发病率为2.6%,患者多达600-700万人,远远高于中国。因该病顽固难治,仍被列为当今世界皮肤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在近年来召开的全国银屑病防治协作会议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是防治银屑病的方向,西医抗癌药和激素类药物有严重的副作用,应尽量避免使用”。
一、银屑病(牛皮癣)分型与临床特征
临床一般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与红皮病型四种类型。
(一)寻常型牛皮癣(银屑病)牛皮癣图谱...
冠心病为何青睐壮年男性?
冠心病缘何青睐壮年男性?传统观念认为,冠心病是老年病。但是,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发病趋势逐渐往壮年男性集中。40岁左右的男性,约占30%。
为什么冠心病偏偏青睐壮年男性?
1.负担重、压力大、竞争激烈:壮年男人是家庭的脊梁骨和主要的经济来源,社会对他们寄予了更高的...
禅一讲禅修(蒋维乔:因是子静坐法2)
陈搏隐居华山,寝处百余日不起;达摩面壁九年;历史所载,确有其事。而故老中总习是术,高年矍铄者,亦往往见之。据道家所载,仙家以静坐入手,脱胎换骨者,亦言之凿凿,区区静坐之术,特不过最初步耳。然余却病之效,固已如是,以此例彼,则道家长生不死之说,固有可凭,特余未造其境耳。所谓余喜实践,凡未亲历之境,即不欲言,所言者皆语语记实也。
静坐宜知忘字诀
余初为静坐时,因求速效,所定课程,过于繁密,特为叙述余之经验故及之。学者如欲致力,当以方法篇所言早晚二次为宜;不必效余初时之繁密,致反生困难也。至静坐之宜得自然,最为紧要,余不惮严复言之。欲得自然,而莫妙于忘字诀;如为求愈病而静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