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老师说的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普贤大士之德第三是「广修供养」,这个意思说「谓诸佛如来,为最上福田,当起正信,悉以上妙财法等,所谓最胜华鬘、涂香、赀财、众具,及以勤修善根菩提妙法,皆悉无量,以用供养,故云广修供养」。在菩萨,对一般众生叫布施,布施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我们对诸佛如来、对父母师长,就称为供养。布施、供养,事是一样的,那个心不一样,尤其是普贤菩萨的心,前面跟诸位讲过。记住,普贤菩萨德号的含义,德周法界这叫普,调柔善顺曰贤,用这样的心来广修供养,这是普贤行。普贤行是平等心,上对诸佛如来,下对一切众生,不叫布施,都叫供养。由此可知,为什麼大乘经里面说,菩萨不修普贤行就不能够圆成佛道,这个意思我们就明白了。菩萨还是有分别,用布施、供养那就是分别,普贤没有分别。
为什麼要修布施、修供养?佛门有一句话说「福慧双修」,有所谓「 *** 未转食轮先」。我们看世间法,再想到出世间法,如果没有福就不能成就,所以人不能没有福报。诸佛如来他们的福报是圆满的,所以经上称它作最上福田。没福,没福我们得种福,修福就是种福,这就好比五谷杂粮,我们勤於耕种,这才能有收成,耕种是因,收获是果。不但佛在经上教导我们,世间圣贤也是这样教导我们。说到福报,第一个是财富,财富从哪里来的?从大乘经里面讲,是自性里头本来有的,惠能大师明心见性,性是什麼样子他说了五句话。第一句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第二句话说「本不生灭」,自性没有生灭,自性是清净的,永远不会染污,不生不灭。第三句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这句话就是佛在《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所以众生跟佛是平等的,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具足的德,具足的智慧,头一个是智慧,无量智慧,第二个德是能力,我们今天讲能力、德能,第三个是讲相好,相好里面就讲的财富、寿命,寿命也算是德,无量寿是德,相好庄严是福报。经上形容报身如来,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我们地球上的人,相貌最好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智慧、德相我们虽然有,我们迷失了自性,所以性德本来具足的,我们现在享受不到。自性没有生灭,我们现在这个身体有生老病死,真的有六道轮回,有十法界依正庄严,这都不是自性的。什麼时候我们能够脱离六道、脱离十法界就见性了,那个时候跟惠能大师所证得的就相等,也可以说完全是一样的。能大师...
普贤大士之德第三是「广修供养」,这个意思说「谓诸佛如来,为最上福田,当起正信,悉以上妙财法等,所谓最胜华鬘、涂香、赀财、众具,及以勤修善根菩提妙法,皆悉无量,以用供养,故云广修供养」。在菩萨,对一般众生叫布施,布施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我们对诸佛如来、对父母师长,就称为供养。布施、供养,事是一样的,那个心不一样,尤其是普贤菩萨的心,前面跟诸位讲过。记住,普贤菩萨德号的含义,德周法界这叫普,调柔善顺曰贤,用这样的心来广修供养,这是普贤行。普贤行是平等心,上对诸佛如来,下对一切众生,不叫布施,都叫供养。由此可知,为什麼大乘经里面说,菩萨不修普贤行就不能够圆成佛道,这个意思我们就明白了。菩萨还是有分别,用布施、供养那就是分别,普贤没有分别。
为什麼要修布施、修供养?佛门有一句话说「福慧双修」,有所谓「 *** 未转食轮先」。我们看世间法,再想到出世间法,如果没有福就不能成就,所以人不能没有福报。诸佛如来他们的福报是圆满的,所以经上称它作最上福田。没福,没福我们得种福,修福就是种福,这就好比五谷杂粮,我们勤於耕种,这才能有收成,耕种是因,收获是果。不但佛在经上教导我们,世间圣贤也是这样教导我们。说到福报,第一个是财富,财富从哪里来的?从大乘经里面讲,是自性里头本来有的,惠能大师明心见性,性是什麼样子他说了五句话。第一句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第二句话说「本不生灭」,自性没有生灭,自性是清净的,永远不会染污,不生不灭。第三句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这句话就是佛在《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所以众生跟佛是平等的,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具足的德,具足的智慧,头一个是智慧,无量智慧,第二个德是能力,我们今天讲能力、德能,第三个是讲相好,相好里面就讲的财富、寿命,寿命也算是德,无量寿是德,相好庄严是福报。经上形容报身如来,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我们地球上的人,相貌最好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智慧、德相我们虽然有,我们迷失了自性,所以性德本来具足的,我们现在享受不到。自性没有生灭,我们现在这个身体有生老病死,真的有六道轮回,有十法界依正庄严,这都不是自性的。什麼时候我们能够脱离六道、脱离十法界就见性了,那个时候跟惠能大师所证得的就相等,也可以说完全是一样的。能大师...
▼ "方老师说的" 的相关文章:
《功夫之王》的“合适”和“不合适”
《功夫之王》的“合适”和“不合适”不合适的人干不合适的事,最终苦的还是合适的人没有合适的条件干合适的事
□ 于海林/文
片名:《功夫之王》
武术指导:袁和平
主演:成龙 李连杰
简介:一个美国小男孩在唐人街意外得到金箍棒,他必须穿过无门之门,回到古老的中国将金箍棒交给它的主人孙悟空……
《功...
【逝者】王元化 《财经》学术顾问 汪丁丁 及元化先生《财经》文章之第一部分
【逝者】王元化 《财经》学术顾问 汪丁丁 《财经网》 [ 05-10 19:45 ] 思想者走的时候身边无亲友,思想不为它自己送行【《财经网》专稿/汪丁丁/文】孤独,确实是思想者的命运。他在世时,绝不迎合众说。他因追求精神之独立和思想之自由的境界而受世人尊重,他在“学术凸显和思想淡出”的时代倡导“有思想的学术和有学术的思想”。他在病危期间口述一信致友人林同奇,说他觉得他的生命只是因了他的思想而延续着。似乎命运之神也听到了他口述的信,象征性地,她让一名临时护工向世人传达了他辞世的消息。思想者走的时候身边无亲友,思想不为它...
练手足力
练手足力;
历史记录
据清雍正年间,曹秉仁纂修的《宁波府志》卷三十一张松溪传载:
“张松溪,鄞人,善搏,师孙十三老。其法自言起于宋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前。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遂以绝技名于世。由三峰而后,至嘉靖时,其法遂传于四明,而松溪为最著。 puma basketball shoes > 松溪为人,恂恂如儒者,遇人恭谨,身若不胜衣;人求其术,辄逊谢避去。时少林僧以拳勇名天下。值倭乱,当事召僧击倭。有僧七十辈,闻松溪名,至鄞求见。松 溪避匿不出。少年怂恿之,试一往。见诸僧方校技酒楼上,忽失笑。僧知其为松溪也,遂求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