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讲义 ---之五
第三节 呕 吐
定义
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
释义
有声有物——呕 有物无声——吐 无物有声——干呕 又名“吐逆”
呕吐一名,追溯至《内经》
《金贵要略》有《呕吐哕下利病篇》,并提出“干呕”之病名。
《东垣十书》:“声物兼出谓之呕”(有声有物)
“物出而无声谓之吐”(有物无声)
“声出而无物谓之干呕”(有声无物
历史沿革
1.《内经》论病因甚详。病因:(1)外感;(2)内伤;(3)饮食所伤。
病机:与肝、胆、脾等有关
“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诸呕吐酸,……皆属于热。”“少阴之胜,热客于胃,呕酸善饥。”
“燥湿所胜,民病喜呕,呕有苦。”
2.《金贵要略》列专篇论述:
(1)外感热病过程中均可出现呕吐:六经病及太阳、少阳合病、太阳阳明合病均致呕吐。(2)内伤杂病致呕吐:黄疸、痰饮、宿食、误吞毒物。(3)证治:小半夏汤、大半夏汤、生姜半夏汤、吴茱萸汤、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橘皮竹茹汤。(4)呕吐有时是人体排出胃中有害物质的保护性反应,某些病证勿见呕止呕,应因势利导,驱邪外出。
3.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呕吐候》:“呕吐之病者,由脾胃有邪,谷气不治所为也,胃受邪,气逆则呕。”呕吐的发生是由胃气上逆所致。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呕吐哕逆》:“凡呕者多食生姜,此是呕家圣药。”
4.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呕吐叙论》:“呕吐虽本于胃,然所因亦多端,故有寒热、饮食、血气不调之不同,皆使人呕吐。”
杨仁斋《直指方·呕吐》:“呕吐出于胃气之不和,人所共知也。然有胃寒,有胃热,有痰水,有宿食,有脓血,有气攻,又有所谓风邪入胃。”
5.《景岳全书·呕吐》强调虚实辨证:“呕吐一证,最当详辨...
定义
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
释义
有声有物——呕 有物无声——吐 无物有声——干呕 又名“吐逆”
呕吐一名,追溯至《内经》
《金贵要略》有《呕吐哕下利病篇》,并提出“干呕”之病名。
《东垣十书》:“声物兼出谓之呕”(有声有物)
“物出而无声谓之吐”(有物无声)
“声出而无物谓之干呕”(有声无物
历史沿革
1.《内经》论病因甚详。病因:(1)外感;(2)内伤;(3)饮食所伤。
病机:与肝、胆、脾等有关
“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诸呕吐酸,……皆属于热。”“少阴之胜,热客于胃,呕酸善饥。”
“燥湿所胜,民病喜呕,呕有苦。”
2.《金贵要略》列专篇论述:
(1)外感热病过程中均可出现呕吐:六经病及太阳、少阳合病、太阳阳明合病均致呕吐。(2)内伤杂病致呕吐:黄疸、痰饮、宿食、误吞毒物。(3)证治:小半夏汤、大半夏汤、生姜半夏汤、吴茱萸汤、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橘皮竹茹汤。(4)呕吐有时是人体排出胃中有害物质的保护性反应,某些病证勿见呕止呕,应因势利导,驱邪外出。
3.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呕吐候》:“呕吐之病者,由脾胃有邪,谷气不治所为也,胃受邪,气逆则呕。”呕吐的发生是由胃气上逆所致。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呕吐哕逆》:“凡呕者多食生姜,此是呕家圣药。”
4.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呕吐叙论》:“呕吐虽本于胃,然所因亦多端,故有寒热、饮食、血气不调之不同,皆使人呕吐。”
杨仁斋《直指方·呕吐》:“呕吐出于胃气之不和,人所共知也。然有胃寒,有胃热,有痰水,有宿食,有脓血,有气攻,又有所谓风邪入胃。”
5.《景岳全书·呕吐》强调虚实辨证:“呕吐一证,最当详辨...
▼ "中医内科讲义 ---之五" 的相关文章:
禅一谈排毒4
【解读心】现代医学的阐述:
心:heart,心血管系统的动力器官,并具内分泌功能。位置:斜位于胸腔中纵隔内,2/3位于正中线左侧,1/3位于正中面右侧,心尖朝向左前下方。
传统医学的阐述:《内经》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就是说,各脏腑在心的领导下互相联系,分工合作,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说是君主,皇上。
1、心主血脉《内经》说,“心主血脉”,“脉者,血之府也”。心主血,血行脉中,心与脉密切相连,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这种功能是由心气的作用来实现的。心气的盛衰,可以从血脉的改变反映出来,若心气旺盛,血脉...
六大器官最佳排毒时段
六大器官最佳排毒时段胃部排毒
毒素表情:舌苔发黄、口臭。天气干燥的时候,由于体内缺少津液,胃火上升,好多人都感觉“吃不饱”,除了一日三餐之外零食不离手,下午茶、夜宵一个也不能少。
如此一来,胃部的压力增加,其工作效率也在不断下降,当食物在胃中得不到充分咀嚼,就会影响其营养吸收,使毒素上升,从而出现有口气、舌苔发黄等问题。
扫毒行动:腹式按摩 最佳排毒时间:7∶00~ 9∶00时 清晨起床时先别急着穿衣、做早餐。深呼吸,进行腹式呼吸——采取跪坐姿势,用双手的中指按压肚脐3~4次。将双手的中指用力按压肚脐,其余手指垂直顶住...
肠道问题家庭理疗
肠道问题家庭理疗理
人体的消化系统主要包括胃、小肠和大肠,以往我们一说消化不好,大多是怀疑胃出了问题,其实胃只是一个“粗加工”的场所,主要是先把食物进行糜烂和初步吸收,而肠道才是消化吸收的主要“部门”。所以,如果我们关注自己的营养问题,首先应该把重点放在肠道的故障判断和调理。
肠道的结构:肠道指的是从胃幽门至肛门的消化管,是消化器官中最长的管道,它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全长约7m左右,空肠与回肠曲回于腹部中央,周围由结肠将其围住。小肠盘曲于腹腔内,上连胃幽门,下接盲肠,全长约3-5米,张开有半个篮球大,分为十二指肠、...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作者:李东垣
朝代:元
年份:公元1271年—1368年
<目录>
<篇名>序
内容:往尝向学,以未博医为欠事。一日,思取古人,既目医道类为小道,又谓人不可以不知
医。噫嘻,医不可以不知医也,亦不必于尽知也,非尽知不可也。顾吾所事者大。其余所谓
医者,精神有分数,日月不长居也。君子于医,苟知其概,以知之者付之专之者,斯固不害
为知也。此吾有取于药性赋也。虽然,吾为专于大者言也。苟有奇世之人,小大而无不知者,
奚必尽守乎吾言。或曰,斯人也,吾见亦罕矣。此吾有取于药性赋也。
\\x元山道人识
<目录&...
结肠炎的治疗与预防
基本概述 结肠炎腹痛一般多为隐痛或绞痛,常位于左下腹或小腹。其它表现有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及肝大等;左下腹可消化器官图
有压痛,有时能触及痉挛的结肠。常见的全身症状有消瘦、乏力、发热、贫血等。有少部分病人在慢性的病程中,病情突然恶化或初次发病就呈暴发性,表现严重腹泻,每日 10-30 次,排出含血、脓,粘液的粪便,并有高热、呕吐、心动过速、衰竭、失水、电解质紊乱、神志昏迷甚至结肠穿孔,不及时治疗可以造成死亡。 临床表现:
(1) 大量便血:指短时间内大量肠出血,伴有脉搏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