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脑转移引起的脑水肿的处理方法
肺癌脑转移是肺癌晚期常见的肺癌转移现象之一,肺癌脑转移除引起病灶相应部位的神经损伤外,还会因颅内压聚升而导致脑疝死亡。
对症处理肺癌脑转移引起的脑水肿上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合理的营养支持,静脉输液要适度限制,以免加重脑水肿。静脉补充白蛋白,由于多数肺癌脑转移病人已属晚期,营养不良,血浆白蛋白浓度降低而影响到血管内胶质渗透压。适当补充血浆白蛋白有助于提高血液内胶质渗透压,减少液体外渗,减轻脑水肿。
2. 对于没有对皮质类固醇治疗禁忌的肺癌脑转移患者,应用适量的皮质激素有利于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组织。地塞米松标准起始剂量是每天10mg,根据病情可适当增量。较长时间应用时需同时应用甲氰咪胍或雷尼替丁,以防止发生消化性溃疡。对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溃疡病、结核病等患者,应注意不用或短期慎用。同时还需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 高渗利尿剂:常用20%甘露醇注射液静脉快速滴注,以降低颅内压。每次每公斤体重按1g计算,每隔6~8小时重复使用。常用量:20%甘露醇250ml,每8小时1次。对于存在左心室功能不全倾向的患者,每次应用20%甘露醇以125ml为宜,并严密观察,以防止在快速滴注过程中发生肺水肿。
4. 对于有“癫痫”症状的肺癌脑转移患者亦应根据具体情况应用抗癫痫药物预防和治疗,防止发生意外。
肿瘤康复咨询:0571-87705717 QQ:1615474956 癌症康复交流群: 106095767
对症处理肺癌脑转移引起的脑水肿上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合理的营养支持,静脉输液要适度限制,以免加重脑水肿。静脉补充白蛋白,由于多数肺癌脑转移病人已属晚期,营养不良,血浆白蛋白浓度降低而影响到血管内胶质渗透压。适当补充血浆白蛋白有助于提高血液内胶质渗透压,减少液体外渗,减轻脑水肿。
2. 对于没有对皮质类固醇治疗禁忌的肺癌脑转移患者,应用适量的皮质激素有利于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组织。地塞米松标准起始剂量是每天10mg,根据病情可适当增量。较长时间应用时需同时应用甲氰咪胍或雷尼替丁,以防止发生消化性溃疡。对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溃疡病、结核病等患者,应注意不用或短期慎用。同时还需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 高渗利尿剂:常用20%甘露醇注射液静脉快速滴注,以降低颅内压。每次每公斤体重按1g计算,每隔6~8小时重复使用。常用量:20%甘露醇250ml,每8小时1次。对于存在左心室功能不全倾向的患者,每次应用20%甘露醇以125ml为宜,并严密观察,以防止在快速滴注过程中发生肺水肿。
4. 对于有“癫痫”症状的肺癌脑转移患者亦应根据具体情况应用抗癫痫药物预防和治疗,防止发生意外。
肿瘤康复咨询:0571-87705717 QQ:1615474956 癌症康复交流群: 106095767
▼ "肺癌脑转移引起的脑水肿的处理方法" 的相关文章:
【转】 脑瘤的放射治疗
脑瘤的放射治疗在脑瘤的临床治疗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多数脑瘤很少向颅外转移,头皮组织对放射线耐受性好,头部可采用多野、旋转、钟摆牙等方式进行放疗。各类胶质瘤均可采用放射治疗。放疗后进行 中药辅助治疗可以增强疗效减少放疗后的副反应。对于手术不能彻底切除的肿瘤,术后放疗可杀灭癌细胞,降低肿瘤的复发,延长患者生存。 脑垂体腺瘤放射...
【转】 (视频)脑血管病(中风)的家庭防治+中风警报五个“一”
(视频)脑血管病(中风)的家庭防治
中风警报五个“一”
=============================
1、(视频)脑血管病(中风)的家庭防治
本片通过Flash动画、通俗的语言介绍了我国目前第一大致残疾病——脑血管病(中风)的发病基础,疾病特点,尤其是如何通过饮食、运动、生活习惯调整等方面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复发率。
制作者:李飞
2、中风警报五个...
转来的文章 长时间用电脑的人夏天该多吃些什么
长时间用电脑的人夏天该多吃些什么 2008-05-09 21:06 电脑族的饮食建议当今,电脑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电脑也会给操作人员带来了有碍健康的因素。为预防电脑族的职业病,必须注意合理的膳食、营养结构。 如能早期注意饮食调理,即可改善记忆功能,提高反应能力,防止记忆力减退。1.多进食一些含有胆碱的食物。人脑中含有大量乙酰胆碱,记忆力减退的人大脑中乙酰胆碱的含量明显减少,老年人更是如此。补充乙酰胆碱是改善记忆力...
肺癌为什么容易发生脑转移呢?
肺癌为什么容易发生脑转移呢肺癌的脑转移发生率非常高,可达到35%~50%,首发症状有呕吐、头痛、面神经麻痹、偏瘫、视物模糊、失语、肌肉无力等,常被误诊为原发性脑肿瘤、脑血管病、结核性脑膜炎或颅内高压等。
为什么肺癌容易发生脑转移呢?
肺癌容易发生脑转移是因为脑血管与供应大脑的椎动脉、静动脉丛之间存在大量的吻合支,致使肺癌细胞可以不经肺毛细...
初冬健康警报 当心流脑找上孩子麻烦全网通址注册服务中心转
根据往年疾病监测数据,每年的11月-12月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发病增加期,至次年2-4月形成发病高峰。当前正值秋末冬初,流脑等呼吸道疾病易发,家长、学校老师要提高警惕,督促孩子积极预防。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脑膜或脑脊髓膜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初期可出现发热、头痛、浑身乏力等感冒样症状,继而心中科院子里皮肤和口腔粘膜、眼结膜出现针尖或片状出血斑,严重时有颈项强直、频繁呕吐(呕吐呈喷射状)、怕光、狂躁等症状,甚至死亡。“流脑临床类型较多,部分病人早期症状与上呼吸道感全网通址染类似,易因未引起重视而延误治疗。”专家提示,在该病流行期间,如果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头痛、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