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难字(词)音义
A
懊ào 音傲。[懊憹]胸膈间一种自觉的嘈杂、烧灼感。汪必昌《医阶辨证》:“~~之状,心下如火烧不宁,得吐则止。”[78条]“心中~~,栀子豉汤主之。”
B
檗bǎi 音白。[黄~]即黄柏,药名。[261条]“伤寒身发黄,栀子~皮汤主之”(~皮,即黄柏)。
暴bào 音抱。①突然。[287条]“自下利,脉~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②急躁、忿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象雷,逆气象阳。”③又猛又急。《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呕吐酸,~注下迫,皆属于热。”④同爆(音pù)。晒的意思。
柸bēi 音杯。汉代耳状部分的量具。[63条]“麻杏石甘汤方后……本云,黄耳~。”(也作“黄耳杯”或“黄耳桮”)。
婢bi 音敝,又读 bèi 音备。①旧时年轻的女仆、丫头。②通“脾”。[越婢]“~~者,发越之力,婢之职,不似大青龙之张大也。”[27条]“桂枝二~~一汤。”
禀(稟)bing 音丙。①受,承受。《伤寒论·原序》“人~五常,以有五脏。”(五常即五行,木、火、土、金、水)。②旧时向尊长或上级的报告,如~告,~报。③通廪(lin 音林)“谷藏曰仓,米藏曰~”。
搏bó 音薄。①扑,搏击,搏斗。[97条]“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②跳动,搏动。《素问·脉要精微论》“胃脉搏而长。”
博bó 音薄。广博,宽广。《伤寒论·原序》“多闻~识,知之次也。”②广泛。《伤寒论·原序》“乃勤求古训,~采众方。”
擘bò 音拨。又读 bāi 音掰。①剖开,分开。[12条]“桂枝汤方……大枣十二枚~。”②大姆指。
辨bian 音便。①辨别、分析、分别。《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上”。②bàn 音办。治理、办理。这个意义写作“辦”,现简化为“办”。③通辩,辩论。《难经·五十九难》“狂疾之始发,少卧而不饥,自高贤也,自~智也。”
晡bū 音捕。申时,下午3~5点钟。[107条]“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不呕,日~所发潮热。”
C
痓cè 音厕。又读 chǐ 音翅。①脊强直,或释为“抽筋”,即肌肉收缩,手足抽搐。《素问·气厥篇》“肺移热于肾,传为柔~。”[87条]“疮家,身虽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②通痙(痉)。
尝(甞、嘗)cháng 音常。①用口辨味。《荀子·荣辱》“~之而甘于口。”(甘,甜味)。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嚐”现简化为“尝”。用于抽象意义,表示经历,成语有:“艰...
懊ào 音傲。[懊憹]胸膈间一种自觉的嘈杂、烧灼感。汪必昌《医阶辨证》:“~~之状,心下如火烧不宁,得吐则止。”[78条]“心中~~,栀子豉汤主之。”
B
檗bǎi 音白。[黄~]即黄柏,药名。[261条]“伤寒身发黄,栀子~皮汤主之”(~皮,即黄柏)。
暴bào 音抱。①突然。[287条]“自下利,脉~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②急躁、忿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象雷,逆气象阳。”③又猛又急。《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呕吐酸,~注下迫,皆属于热。”④同爆(音pù)。晒的意思。
柸bēi 音杯。汉代耳状部分的量具。[63条]“麻杏石甘汤方后……本云,黄耳~。”(也作“黄耳杯”或“黄耳桮”)。
婢bi 音敝,又读 bèi 音备。①旧时年轻的女仆、丫头。②通“脾”。[越婢]“~~者,发越之力,婢之职,不似大青龙之张大也。”[27条]“桂枝二~~一汤。”
禀(稟)bing 音丙。①受,承受。《伤寒论·原序》“人~五常,以有五脏。”(五常即五行,木、火、土、金、水)。②旧时向尊长或上级的报告,如~告,~报。③通廪(lin 音林)“谷藏曰仓,米藏曰~”。
搏bó 音薄。①扑,搏击,搏斗。[97条]“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②跳动,搏动。《素问·脉要精微论》“胃脉搏而长。”
博bó 音薄。广博,宽广。《伤寒论·原序》“多闻~识,知之次也。”②广泛。《伤寒论·原序》“乃勤求古训,~采众方。”
擘bò 音拨。又读 bāi 音掰。①剖开,分开。[12条]“桂枝汤方……大枣十二枚~。”②大姆指。
辨bian 音便。①辨别、分析、分别。《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上”。②bàn 音办。治理、办理。这个意义写作“辦”,现简化为“办”。③通辩,辩论。《难经·五十九难》“狂疾之始发,少卧而不饥,自高贤也,自~智也。”
晡bū 音捕。申时,下午3~5点钟。[107条]“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不呕,日~所发潮热。”
C
痓cè 音厕。又读 chǐ 音翅。①脊强直,或释为“抽筋”,即肌肉收缩,手足抽搐。《素问·气厥篇》“肺移热于肾,传为柔~。”[87条]“疮家,身虽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②通痙(痉)。
尝(甞、嘗)cháng 音常。①用口辨味。《荀子·荣辱》“~之而甘于口。”(甘,甜味)。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嚐”现简化为“尝”。用于抽象意义,表示经历,成语有:“艰...
▼ "伤寒论难字(词)音义" 的相关文章:
心肌炎 心衰 冠心病
拜读 高濯风治疗心脏病的经验 一文 观后悟高濯风主任医师,河北省乐亭县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定为国家级500名师带徒中医专家。治疗心脏病有经验有理论,学术思想独具特色。
...
祖传九代老中医的神奇脉法
来源:名师与高徒
我虽为李可老师的弟子,但由于近20多年来乃至今日仍一直倾力于中医图书出版工作,所以徒有虚名,与其他弟子不可同日而语。现仅就我在学习李老师的“破格救心汤”的一点体会和在挖掘老中医经验方面的所见所闻引发的对于中医人才培养的两点思考汇报如下。
一、浅谈破格救心汤的应用
李老师的破格救心汤(载于《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脱胎于《伤寒论》四逆汤类方和张锡纯氏来复汤。李老师一生致力于急症的研究,根据他的实践经验,救治心衰患者四逆汤类方虽补阳而救脱不足,来复汤虽救脱而补阳不足,两方合为一方不仅可以互补,尤其是在破格重用附子、山萸肉后发生了质变,...
朱德保健医 胡维勤 西医是一门技术,中医是一门艺术(1)
西医是一门技术,中医是一门艺术
西医治病靠的是技术,听诊器、血压表、X光机、CT、核磁共振……医生根据这些医疗设备检测出的结果来判断你身体的状况。西医的手术更是一门技术,它与建筑工程技术没什么两样,开刀割掉盲肠就相当于建筑工程上的定向爆破,心脏搭桥手术就相当于\"二战\"时美国大兵在搭浮桥。
中医则完全不同,它不需要任何医疗设备,只凭一个人的火眼金睛。所以,中医是一门艺术。技术靠什么?技术靠科学的发展。艺术靠什么?艺术靠人的悟性。以把脉来说,人有浮、沉、迟、数、濡等二十多种脉象,什么是浮脉,什么是沉脉,全靠医生自己去领悟。悟性高的人领悟得就好,悟性低...
无痛催乳、开奶:广州中医高医生-----不一样的圣诞夜
不一样的圣诞夜圣诞急诊—急性乳腺炎
一位患者,圣诞夜CALL我,
夫人新产男孩5日,乳房肿胀非常疼痛,
急去探症-----急性乳腺炎
病历:
1、区某部队医院生产
2、认识妇产科主任接生
3、12月20日顺产1名男婴
4、产后第3天开奶,宝宝还可以吸吮
5、宝宝黄疸入新生儿科治疗
6、用吸奶器吸,第4天吸不出
7、咨询认识的产科主任,自己按自己揉自己挤
8、12月24日家属在家反复揉按,不得其法,乳房肿胀结块,乳头乳晕红肿通透,
9、再次咨询产科主任:嘱咐用用白炽灯烤乳房,反而疼痛加剧,不能触摸,局部皮肤发热。
10、网上找到本人,夜间22:00出诊
查体温:...
浅谈病情观察护理
病情观察是指对病人的病史和现状进行全面系统了解,对病情作出综合判断的过程。病史方面,包括病人患病前后的精神体质状况、环境及可能引起疾病的有关因素等情况;现状是指病人对当前病状的诉述。护理人员运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对病人的精神、音容、举止、言谈等情况进行细致观察,为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可靠的依据。病情观察目的
1、 为疾病的诊断和施护提供依据 疾病对机体的损害达到一定程度后,机体便会产生一定的反应,这些反应以一定形式表现于外,即是症状、体征和证候。由于病性、病位和病因的不同,表现证候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