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难字(词)音义
A
懊ào 音傲。[懊憹]胸膈间一种自觉的嘈杂、烧灼感。汪必昌《医阶辨证》:“~~之状,心下如火烧不宁,得吐则止。”[78条]“心中~~,栀子豉汤主之。”
B
檗bǎi 音白。[黄~]即黄柏,药名。[261条]“伤寒身发黄,栀子~皮汤主之”(~皮,即黄柏)。
暴bào 音抱。①突然。[287条]“自下利,脉~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②急躁、忿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象雷,逆气象阳。”③又猛又急。《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呕吐酸,~注下迫,皆属于热。”④同爆(音pù)。晒的意思。
柸bēi 音杯。汉代耳状部分的量具。[63条]“麻杏石甘汤方后……本云,黄耳~。”(也作“黄耳杯”或“黄耳桮”)。
婢bi 音敝,又读 bèi 音备。①旧时年轻的女仆、丫头。②通“脾”。[越婢]“~~者,发越之力,婢之职,不似大青龙之张大也。”[27条]“桂枝二~~一汤。”
禀(稟)bing 音丙。①受,承受。《伤寒论·原序》“人~五常,以有五脏。”(五常即五行,木、火、土、金、水)。②旧时向尊长或上级的报告,如~告,~报。③通廪(lin 音林)“谷藏曰仓,米藏曰~”。
搏bó 音薄。①扑,搏击,搏斗。[97条]“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②跳动,搏动。《素问·脉要精微论》“胃脉搏而长。”
博bó 音薄。广博,宽广。《伤寒论·原序》“多闻~识,知之次也。”②广泛。《伤寒论·原序》“乃勤求古训,~采众方。”
擘bò 音拨。又读 bāi 音掰。①剖开,分开。[12条]“桂枝汤方……大枣十二枚~。”②大姆指。
辨bian 音便。①辨别、分析、分别。《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上”。②bàn 音办。治理、办理。这个意义写作“辦”,现简化为“办”。③通辩,辩论。《难经·五十九难》“狂疾之始发,少卧而不饥,自高贤也,自~智也。”
晡bū 音捕。申时,下午3~5点钟。[107条]“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不呕,日~所发潮热。”
C
痓cè 音厕。又读 chǐ 音翅。①脊强直,或释为“抽筋”,即肌肉收缩,手足抽搐。《素问·气厥篇》“肺移热于肾,传为柔~。”[87条]“疮家,身虽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②通痙(痉)。
尝(甞、嘗)cháng 音常。①用口辨味。《荀子·荣辱》“~之而甘于口。”(甘,甜味)。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嚐”现简化为“尝”。用于抽象意义,表示经历,成语有:“艰...
懊ào 音傲。[懊憹]胸膈间一种自觉的嘈杂、烧灼感。汪必昌《医阶辨证》:“~~之状,心下如火烧不宁,得吐则止。”[78条]“心中~~,栀子豉汤主之。”
B
檗bǎi 音白。[黄~]即黄柏,药名。[261条]“伤寒身发黄,栀子~皮汤主之”(~皮,即黄柏)。
暴bào 音抱。①突然。[287条]“自下利,脉~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②急躁、忿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象雷,逆气象阳。”③又猛又急。《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呕吐酸,~注下迫,皆属于热。”④同爆(音pù)。晒的意思。
柸bēi 音杯。汉代耳状部分的量具。[63条]“麻杏石甘汤方后……本云,黄耳~。”(也作“黄耳杯”或“黄耳桮”)。
婢bi 音敝,又读 bèi 音备。①旧时年轻的女仆、丫头。②通“脾”。[越婢]“~~者,发越之力,婢之职,不似大青龙之张大也。”[27条]“桂枝二~~一汤。”
禀(稟)bing 音丙。①受,承受。《伤寒论·原序》“人~五常,以有五脏。”(五常即五行,木、火、土、金、水)。②旧时向尊长或上级的报告,如~告,~报。③通廪(lin 音林)“谷藏曰仓,米藏曰~”。
搏bó 音薄。①扑,搏击,搏斗。[97条]“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②跳动,搏动。《素问·脉要精微论》“胃脉搏而长。”
博bó 音薄。广博,宽广。《伤寒论·原序》“多闻~识,知之次也。”②广泛。《伤寒论·原序》“乃勤求古训,~采众方。”
擘bò 音拨。又读 bāi 音掰。①剖开,分开。[12条]“桂枝汤方……大枣十二枚~。”②大姆指。
辨bian 音便。①辨别、分析、分别。《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上”。②bàn 音办。治理、办理。这个意义写作“辦”,现简化为“办”。③通辩,辩论。《难经·五十九难》“狂疾之始发,少卧而不饥,自高贤也,自~智也。”
晡bū 音捕。申时,下午3~5点钟。[107条]“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不呕,日~所发潮热。”
C
痓cè 音厕。又读 chǐ 音翅。①脊强直,或释为“抽筋”,即肌肉收缩,手足抽搐。《素问·气厥篇》“肺移热于肾,传为柔~。”[87条]“疮家,身虽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②通痙(痉)。
尝(甞、嘗)cháng 音常。①用口辨味。《荀子·荣辱》“~之而甘于口。”(甘,甜味)。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嚐”现简化为“尝”。用于抽象意义,表示经历,成语有:“艰...
▼ "伤寒论难字(词)音义" 的相关文章:
[转载]看病歌诀
有病先从气色看,面色光泽病易痊,赤红如潮血虚极。实火唇红并口干,口唇白者阳分弱。鼻孔红燥肺火炎,耳疼肾热或君火。心热舌红又燥烦。肝肺有热现于面,左肝右肺见两颧。面色青黑肝肾损,白主气虚宜培元,色若黄滞脾有积。眼下青色定主痰,鼻青腹痛病主死,目赤面青命难全。阳虚腹痛按即止,按之转甚食火痰。脐腹疼痛少阴证,小腹疼痛厥阴寒。 再看舌胎分表里红黄有火清即安,白滑里寒温中急,白涩里热黄滑寒。火之深者黄多燥,胭脂舌向阴虚探。若是白胎小便赤,疫热在里饮达原。舌黑原来分数种,仔细观察要心虔。火极似水生芒刺,误服热药丧黄泉。水极似火气息冷,回阳救急妙如仙。肾气虚极舌胎黑,滋阴润燥莫迟延。精液枯极舌燥黑,回阳八...
心肌炎 心衰 冠心病
拜读 高濯风治疗心脏病的经验 一文 观后悟高濯风主任医师,河北省乐亭县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定为国家级500名师带徒中医专家。治疗心脏病有经验有理论,学术思想独具特色。
...
中医辩证施治治疗癫痫之切脉 石祥普
中医辩证施治治疗癫痫之切脉 石祥普北京名仕医院癫痫科专家石祥普主任讲中医治疗癫痫病讲究的辩证施治、对症下药,辩证来自中医的望、闻、问、切,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癫痫患者的切脉:
从古到今, 历代医学家通过不断的研究创新,到今把脉象归纳为二十八种,通过位、数、形、势等四方面来体察。临床中与“癫痫”有关的、比较常见的有沉脉、迟脉、细脉、滑脉、涩脉、弦脉、数脉等七种。
1、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此脉癫痫患者,邪郁于里,气血内困,则脉沉而有力;若脏腑虚弱,正气不足,阳虚气陷,不能升举,脉气鼓动无力,故脉沉而无力。
2、迟脉:“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60次以...
【转】 精心收集的把脉口诀以及图表 (附图)
把脉口诀 有些脉,浮沉兼,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要明勘,沉含四脉(伏、细、牢、弱)重方得,浮中沉里四脉焉。(虚、实、芤、长)(郭按:焉字在这里是其中的意思)
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
迟脉: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数脉:数脉来,息六至,脉来快速用心记,浮沉虚实须分别,君相之火不同治。
虚脉:虚脉形,皆无力,浮大而软无根砥,脉虚身热为中署,气虚正亏身无力。
实脉:实脉形,大而长,三候充实力最强...
一语值千金!(转贴)
1、几天前在急诊室值班,抬来一个拔牙后流血不止的病人。病人面色苍白,明显的贫血貌。赶紧补液,对症处理。半个小时后出现抽搐。当时查双侧巴氏征阳性,而且神志不清。做CT有陈旧脑梗死。一起值班的一个大夫说了一句:查个血糖吧。结果出来了:1.8mmol/L.....2、刚参加工作时,每次看到呼吸衰竭患者,总感到他们的颜面很特殊,浮肿、呼吸困难、急促、两眼炯炯有神......,心中很是纳闷,有一日,老教授查房,自言自语道:“水汪汪的眼睛,呼吸衰竭,CO2潴留”,一句话令我眼前敞亮。
3、在神经内科进修时,两个主治医生,一个副教授管一个从消化内科转来的脑梗塞病人,一个很胖的老太太。梗塞症状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