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痹性痴呆的诊断与治疗
麻痹性痴呆的诊断与治疗
麻痹性痴呆的诊断:本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因之,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极为重要。
1.经调查发现血清和脑脊液瓦氏反应和康氏试验阳性,血清和脑脊液梅毒螺旋体分离阳性,脑脊液压力多在正常范围,细胞数一般有所增加,蛋白定性一般多为阳性,胶样金试验常呈特殊曲线。
2.病史 年龄30~50岁或年岁更大的病人,在5~20年前曾有明确或可疑的冶游史和梅毒感染史,发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精神功能减退,记忆及判断力缺损等,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
3.精神症状以显著的个性改变和智能缺陷为主,这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常常开始潜隐,且发展缓慢,故易被忽视。因此当精神检查时,须详细观察。
4.躯体症状有明显的眼部变化,言语、书写障碍,震颤等特征性面容。包括神经系体征、早期即已出现的瞳孔改变,言语、书写障碍及震颤等,也都有其特点。
辅助检查显示:脑电图呈进行性慢波增加,失去正常α节律,呈广泛异常表现,CT可见脑萎缩、脑室扩大,侧脑室前角扩大尤为明显,有助于确诊。
麻痹性痴呆的诊断中容易和以下精神疾病相混淆。须加以区别。
1.神经衰弱 在早期阶段,麻痹性痴呆常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与神经衰弱非常相似,但二者之间却有着本质上的差异,神经衰弱无智能改变,麻痹性痴呆除了神经衰弱症状外,躯体可见异常,如瞳孔的变化,血液及脑脊液瓦氏反应和康氏试验阳性。
2.情感性精神障碍 麻痹性痴呆的夸大型和抑郁型与躁郁症有些类似,但却缺乏躁郁症的基本特征和病程特点,其妄想的性质与内容也有很大的差异。麻痹性痴呆病人无思维、情感、行为的配合,并有器质性症状;躁郁症病人无个性变化和智能缺损,且神经系统和血、脑脊液的检查也都没有阳性所见。
3.精神分裂症 尽管麻痹性痴呆可有精神分裂症样表现,但与精神分裂症还是有明显不同,麻痹性痴...
麻痹性痴呆的诊断:本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因之,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极为重要。
1.经调查发现血清和脑脊液瓦氏反应和康氏试验阳性,血清和脑脊液梅毒螺旋体分离阳性,脑脊液压力多在正常范围,细胞数一般有所增加,蛋白定性一般多为阳性,胶样金试验常呈特殊曲线。
2.病史 年龄30~50岁或年岁更大的病人,在5~20年前曾有明确或可疑的冶游史和梅毒感染史,发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精神功能减退,记忆及判断力缺损等,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
3.精神症状以显著的个性改变和智能缺陷为主,这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常常开始潜隐,且发展缓慢,故易被忽视。因此当精神检查时,须详细观察。
4.躯体症状有明显的眼部变化,言语、书写障碍,震颤等特征性面容。包括神经系体征、早期即已出现的瞳孔改变,言语、书写障碍及震颤等,也都有其特点。
辅助检查显示:脑电图呈进行性慢波增加,失去正常α节律,呈广泛异常表现,CT可见脑萎缩、脑室扩大,侧脑室前角扩大尤为明显,有助于确诊。
麻痹性痴呆的诊断中容易和以下精神疾病相混淆。须加以区别。
1.神经衰弱 在早期阶段,麻痹性痴呆常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与神经衰弱非常相似,但二者之间却有着本质上的差异,神经衰弱无智能改变,麻痹性痴呆除了神经衰弱症状外,躯体可见异常,如瞳孔的变化,血液及脑脊液瓦氏反应和康氏试验阳性。
2.情感性精神障碍 麻痹性痴呆的夸大型和抑郁型与躁郁症有些类似,但却缺乏躁郁症的基本特征和病程特点,其妄想的性质与内容也有很大的差异。麻痹性痴呆病人无思维、情感、行为的配合,并有器质性症状;躁郁症病人无个性变化和智能缺损,且神经系统和血、脑脊液的检查也都没有阳性所见。
3.精神分裂症 尽管麻痹性痴呆可有精神分裂症样表现,但与精神分裂症还是有明显不同,麻痹性痴...
▼ "麻痹性痴呆的诊断与治疗" 的相关文章:
老年人健忘与痴呆
老年人健忘与痴呆健忘是指人记忆力减退,是人体智能活动障碍的一种表现。表现为近期或远期记忆减退、易忘事,注意力不集中,重者不认识家人,不认得自家门等。
记忆力减退恐怕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一般起自四、五十岁左右,老年性记忆力减退是最常见的机体障碍之一。
人到老年,身体的各个系统的器官功能逐渐减退。由于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在机体的各种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因此,脑的老化对机体的衰老起着重要作用。
脑的老化像人一定要衰老一样,是不可改变的客观规律。脑老化症状中最常见的是健忘。主要表现为外界信息输入后,感觉登记持续时间缩短,即印象不深,一旦转入储存,则短时间...
4个老年痴呆有1个中国人 压力让痴呆年轻化
4个老年痴呆有1个中国人 压力让痴呆年轻化我国是老年痴呆的重灾区。据国际老年痴呆病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老年痴呆症患者数量已达600多万,并正以每20年翻一番的速度递增。全球每7秒钟就有一个人被确诊为老年痴呆,而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老年痴呆已成为仅次于血管病、癌症和脑卒中的第四大杀手。
不少专家更为忧心的是,老年痴呆正逐渐年轻化。50多岁的女儿陪同80岁老母亲看病,竟双双被诊断为老年痴呆;未满50岁的人常常遇事就忘、丢三落四,同样是老年痴呆惹的祸……专家明确表示,老年痴呆整整提前了10年。
痴呆早了10年
57岁的高级工程师老曹在北京某科研机构工作,30多年来,老曹以业务能力...
预防老年痴呆症的秘诀
据统计,我国老年痴呆症的患病人数大概有600 万以上,其中5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接近4.2%,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7.2%。也就是说,平均每100个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就有7个人患有老年痴呆症。每家都有老人,每个人也都会变老。那么,面对老年痴呆症,我们该怎么办呢?为什么会得老年痴呆
调查显示,老年性痴呆已成为老年人健康的第三大杀手,仅次于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人口寿命延长和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剧,是导致老年性痴呆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此外,随着人们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及以车代步、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增多,影响脑供血和...
哪些中药可以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Senile Dementia)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s dementia AD),是以智力衰退和行为、人格变化为特征的一种病症。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老年性痴呆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脑中风之后引起老年人死亡的第四大疾病。中医药治疗该病常用的方法有:1.补肾为主,益精填髓。
由于肾精亏虚,脑髓失养是本病的基础病机。因此,围绕此法治疗该病多收到满意疗效。
杨晓[1]等采用补肾健脑丸治疗老年性痴呆92例,方中熟地、制首乌、女贞子补肾填精、强筋骨;巴戟天、仙灵脾、肉苁蓉、鹿角胶 补肾壮阳生精补髓,强健筋骨;远志、石菖蒲、炒枣仁开窍养神,安神定志;五味子、麦冬益气...
老年痴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近年来,治疗老年痴呆症药物的研发已引起世界各国医药界的高度重视,随着对老年神经生理、生化、药理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导致相关药物的开发研究也不断取得进展。老年痴呆症即阿尔茨海默氏症(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痴呆是其最突出的精神症状。由于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了,目前仍缺乏特效的病因治疗方法,不过根据医药学家多年来的研究发现,有许多药物在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记忆能力、认知功能及延缓衰老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老年痴呆症的治疗有哪些方法呢?下面由脑科专家为您做出以下讲解:
改善脑血液循环和脑细胞代谢的药物 有研究发现,AD患者存在糖、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