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科学阻击癌症?

      核心提示:80%的癌症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张广超教授提出,预防癌症,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素的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导致一些癌症发病。   第十七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4月15日启动,主题是科学抗癌。据调查,在我国约有60%的癌症病人在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治疗手段和药品中迷失了方向,从而也错失了用科学手段治愈癌症的良机。请关注——
  据了解,在全球近66亿人口中,每年新发肿瘤病人约有1000万,约有500多万人死于癌症,几乎每6秒钟就有一名癌症患者死
  我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人约250万,因癌症死亡人数为140万,即每死亡5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我国男性中发病率最高的几种癌症依次是肺癌、胃癌、肝癌、结肠癌、食管癌和直肠癌,女性中最常见的依次是乳腺癌、肺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和食管癌。目前在我国30岁—60岁的人口中,恶性肿瘤是第一位死亡原因,而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癌症已成为国家公共卫生关注的主要问题。
  预防癌症首先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80%的癌症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张广超教授提出,预防癌症,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素的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是导致一些癌症发病及发病年轻化的主要原因。此外,都市生活压力增大,心理因素影响导致免疫机能下降,也是重要诱发因素。
  据了解,目前多数癌症的确切病因并不清楚,但癌症的危险因素是明确的。癌症尽管与遗传因素等有一定关系,但更主要还是受包括饮食在内的生活方式与环境因素改变造成的影响。
  张广超举例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主食吃得精细了,缺乏纤维素,即粗粮、杂粮等摄入,导致大肠癌发病率的升高;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已成为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喜食偏硬、过热和过烫、刺激性(烈酒)食物,喜欢吃熏制品、常吃含有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的香肠、火腿、酸菜、泡菜、干咸鱼等可诱发食管癌、胃癌;食用霉变玉米、花生、大米等食物和饮用水不卫生易患肝癌;有暴饮暴食习惯、喜好甜食和油腻者是胰腺癌的高发人群;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不足与结、直肠癌、胃癌、肝癌、乳腺癌及食管癌有关。如果能调整饮食结构可减少三成癌症,预防癌症主...

▼ "我们该如何科学阻击癌症?" 的相关文章:

乳腺癌含紫杉类方案辅助化疗研究进展

   分析

     紫杉类是早期乳腺癌(EBC)辅助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自90年代中期以来,CALGB 9344、NSABP B-28、BCIRG 001和PACS 01等多项高质量临床研究证实,含蒽环类的乳腺癌辅助化疗方案中加入紫杉类[紫杉醇(泰素)或多西他赛]可显著改善淋巴结阳性EBC患者的无病生存率(DFS)和(或)总生存率(OS),从而逐步确立并巩固了紫杉类在EBC辅助治疗中的地位。

     进入21世纪后,新一代的乳腺癌辅助化疗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索如何进一步优化疗效和提...

艾舒坦小艾温馨提醒:管好“嘴”就能防住癌

想要预防癌症,一定要从日常饮食做起。有研究显示,约有1/3的癌症与饮食有关,因为癌症是一个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过程,饮食往往是一个诱发过程。
  1.胰腺癌。预防胰腺癌,要多吃富叶酸、硒、镍的食物,像芦笋、豆类、蘑菇、梨、扁豆、鸡蛋以及金枪鱼和沙丁鱼等,少吃烟熏肉食。研究发现,即使少量的加工肉食也会增加胰腺癌的致命风险。每天吃1根香肠或2片咸肉会导致胰腺癌危险增加20%。同时要减少糖类摄取,《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指出,每天只要喝两杯甜饮料,患胰腺癌的风险就会比不喝的人高出90%。
  2.肺癌。不吃或少吃蔬菜水果的人患肺癌的风险要增加1.25—3.33倍。胡萝卜、青椒、西红柿、大豆、绿豆、洋葱...

胰腺癌的症状及治疗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多发生于胰头部。腹痛及无痛性黄疸为胰头癌的常见症状。糖尿病患者长期大量吸烟,高脂肪高动物蛋白饮食者,发病率相对增高,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患者远较绝经前的妇女多,绝经后妇女发病率与男性相仿。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发现些环境因素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关。已定的首要危险因素为吸烟,糖尿病胆石病饮酒(包括啤酒)以及慢性胰腺炎等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和精制的面粉食品,胃切除术也是发生胰腺癌的危险因素,其死亡率极高
胰腺位于腹腔深部,胰腺癌早期症状不太明显,比较突出的有三种症状:
   (1)厌食,消化不良及体重下降;
 &nb...

多吃蔬果是抗癌基础生活方式

    核心提示:人们应该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每天进食不同种类的水果和蔬菜。“多吃水果和蔬菜,避免过量食用加工肉类,能降低患癌风险。”   昨日上午,郝希山院士参加了在川大华西医院举行的2012世界抗癌日活动。在活动间隙,他接受了采访。
  院士支招:

何裕民广州工作室:别再纠结了:防癌的关键措施之一

笔者在临床上注意到,许多癌症患者好“纠结”,而且,越是好纠结的就越容易复发,这是确定的。
最近,我指导的研究生许迎雪做了系统的海内外文献荟萃研究,涉及89年至今的关于癌症的论文3000多篇,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其中,有一个结论值得重视,这就是慢性应激对癌症的发生发展、转移、复发关系巨大。
所谓慢性应激,是指长期活在压力之下,这压力不一定很大,也不一定客观存在,有时,多数时间可以只是一些心理压力。笔者早就注意到,城市里的好女人易生癌,集中在三类人:财会、中小学老师、办公室中低管理人员,这些人往往就顶真,什么事都操心,有的则是完美主义者,或者有洁癖,从心身医学角度来看,她们就长期处于“...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