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少见的病“脊肌萎缩症”(儿科医生)

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进修医生 肖修稷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生 刘跃梅

   科内近日收治一例“脊髓性肌萎缩症、支气管肺炎”小儿,因为这孩子已经经到过很多的医院 治疗 ,北京、上海、广州等医院求治,因为这些大医院 都做过了很多的检查,治疗效果都不好,这些天因为咳嗽、发热来我们科就诊。患儿是一个7岁男孩,因四肢活动受限7年,咳嗽3天,发热1天入院。患儿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为单声咳,咳有痰声,不易咳出。病初无发热、气促、发绀、呼吸困难,无呕吐、腹泻,曾在当地卫生院就诊,疗效欠佳,3天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度,并咳嗽加剧伴气促,故来我院,门诊以“支气管肺炎、脊髓性肌萎缩症”收入院治疗。既往史:患儿自出生后4月时就发现四肢活动受限,先累及下肢,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肢体近端为主的广泛性迟缓性麻痹与肌萎缩。主动运动减少,逐渐累及双上肢、躯干及胸部肌肉,不能独坐,四肢躯干无自主运动。2004年患儿在北京市儿童医院行肌电图及肌肉活检(标本送日本)确诊为“脊髓性肌萎缩症”。现患儿已7周岁,体重仅12kg,身长112cm,体形消瘦。四肢呈畸形,发育不良;双手腕垂直,不能持物;双下肢呈屈曲状,四肢肌力0—1级无自主运动。头面部肌群发育正常,颈部肌群发育尚可,能自主抬头、旋转;胸部肌群及呼吸肌发育差,说话声音细小。咳嗽无力,不能将痰液排除体外。询问病史:患儿系第二胎,第二产,足月顺产,医院出生,出生时无产伤及窒息史。其一个大3岁的哥哥,身体健康。无传染病及接触史。患儿智力发育正常,未上过学,但能识400—500个汉字,能说简单英语口语,能与人正常交流。追问家族史,其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家族中也无类似病史记载。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种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疾病。临床上并不少见,但该类婴儿型能存活至7岁以上实属罕见。现已确认有3种不同类型:即婴儿型、少年型及中间型(也称慢性婴儿型)。共同特点是脊髓前角细胞变性。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肢体近端为主的广泛性、迟缓性麻痹与肌萎缩,智力发育及感觉均正常。各型区别是根据起病年龄、病情进展速度、肌无力程度及存活时间长短而定。1990年研究发现,SMA基因定位于5q11-13。1995年研究学者分离克隆出SMA后选基因,命名为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SMN,此基因...

▼ "儿科临床少见的病“脊肌萎缩症”(儿科医生)" 的相关文章:

重症肌无力早期症状有哪些?

    春天是万物的开始,给人新的希望.但是同时在寒冬中隐藏的疾病也会在这时候发病,给人带来痛苦.中华网健康频道重症肌无力的症状专题为你详细介绍如下知识:癫痫病的治疗方法,祝您早日治疗康复!
    重症肌无力早期症状有哪些呢?希望大家对于这个问题可以比较深刻的了解,细致的了解这一问题可以在生活中有效的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或者说在疾病到来时第一时间及时的进行相关的治疗措施。专家提醒,疾病的治疗要选择正规的医院。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我国病人发病年龄以儿童期较多见,20~40岁发病者女性较多,中年以后发病者多为男性,伴有胸腺瘤的较多...

王宏:年轻人面肌痉挛当心颅内肿瘤

患面肌痉挛的王女士多次检查都查不出病因,最后在开颅治疗时发现致病元凶竟是一个米粒大小的脑膜肿瘤。有关专家提醒,面肌痉挛一般发病年龄在40岁以后,年轻人患此病要提防是否为颅内肿瘤作怪。  
  王女士今年27岁, 去年年初突然出现嘴角抽动,眼皮有时跳得厉害。她在一家医院被诊断为面肌痉挛,并进行肉毒素注射治疗。治疗后,王女士的面部抽搐症状得到控制,但她渐渐感觉整个脸都麻木了。最近,王女士到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该院神经外科主任说,面肌痉挛是由于某种压迫使面神经传导发生病理性干扰所致。大部分病人是由于正常的血管交叉压迫产生面部肌肉的发作性抽动,但年轻人的血管弹性好,发生弯曲压...

生态电指针保健法

      电指针疗法又名体控电经络保健法。是一项独特的见效快的保健和医疗新手段。­
人的经络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是气血维持生命的通道,经络输送气血到人体的各部位,发挥营内卫外的功能,起到协调内外,平衡阴阳的作用。人体的病变多为经络不通所致。激能电摩疗法依据中医“通者不痛,痛者不通”的原理,通过施术者应用220V的交流电与人体潜能相结合产生一种新能能量,根据患者病况,用手触摸患者穴位,采用不同手法,用人体控制电流大小,打通患者经络,既无痛苦,又非常舒适。手到之处,就能缓解或解除病痛。可以说它集针灸、按摩、刮痧于...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