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术后防止并发症注意事项?

阑尾炎术后防止并发症注意事项?

  1、内出血:术后24小时的出血为原发性出血,多因阑尾系膜止血不完善或血管结扎线松脱所致。主要表现为腹腔内出血的症状如腹痛、腹胀、休克和贫血等,应立即输血并再次手术止血。有时出血可能自行停止,但又继发感染形成脓肿,也需手术引流。
2、盆腔脓肿:穿孔行阑尾炎切除术后,腹腔脓汁吸收不完全,可在腹腔的不同部位形成残余脓肿。盆腔脓肿最常见,大多发生在术后5-10天左右,表现为体温再度升高,大便次数增多,伴里急后重,肛指可见括约肌松弛,直肠前壁隆起。应及时抗炎,理疗,无效时切开引流。
3、粘连性肠梗阻:阑尾术后肠粘连的机会较多,与手术损伤、异物刺激和引流物拔出过晚有关。临床统计,阑尾切除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约为2%,为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总数的首位(占32%)。一般先行综合的保守治疗,医 学教育网原创无效时应手术。
4、粪瘘:可发生在处理不当的阑尾残端,也可因手术粗暴误伤盲肠和回肠而引起。主要表现为伤口感染久治不愈,并有粪便和气体溢出,由于粪瘘形成时感染已局限于回盲部周围,体液和营养丢失较轻。可先行保守治疗,多数病人粪瘘可自行愈合,如病程超过了3个月仍未愈合,应按排手术。
5、切口的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慢性窦道和切口疝,三者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切口感染多发生在术后4-7天,也有在两周后才出现。主要表现为切口处跳痛,局部红肿伴压痛,体温再度上升。应立即折除缝线,引流伤口,清除坏死组织,经敷料交换促使其愈合,或待伤口内肉芽新鲜时二期缝合至愈。
关键词搜索:阑尾炎   急腹症    深圳百合医院首页 

▼ "阑尾炎术后防止并发症注意事项?" 的相关文章:

宝宝擦伤时的紧急处理办法

  表现:出血和破损。
  处理:
  初步包扎对于很浅、面积较小的伤口,可用碘油、酒精(红药水)涂伤口周围的皮肤,用干净消毒纱布包扎好。注:也有文章提示宝宝擦伤后不要用碘酒,原因是因为市面上的碘酒浓度都在2.5,相对于孩子发育未完善的皮肤来说,负担太重,有通过皮肤吸收中毒的危险。但我看医院就是用碘酒进行的消毒,而且很多文章都提到用碘酒消毒,所以我想少量低浓度的使用问题不大吧。呵呵,无医学根据啊,只供参考了。二次消毒如伤口无肿痛感染,2天后可用酒精棉球(红药水)再消毒伤口一次。如果家里没有碘酒、酒精,可用干净的水清洗伤口,然后涂上抗菌软膏,再贴上创可贴。
  专家提醒:
  如果擦伤面...

有糖尿病的患者一定注意小伤口

   长期糖尿病患者容易引发并发症,最常见的是皮肤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而这些并发症里面尤其糖尿病足和糖


尿病皮肤病最常见,发展到后期,好多患者不得不面临截肢的问题,兰州瑞京糖尿病医院专家提醒广大糖友,一定要注意小伤口,切不


可忽略和轻视。
    糖尿病足的发生是由于血糖控制不好,导致神经、血管病变,使得全身血液供应不足,特别是足部,血液循环差,一旦下肢血管受


损,最倒霉的就是足部。因为一旦脚有伤口容易感染且很难愈合,皮肤、肌肉发黑、坏死,甚至要截肢,糖友平时要牢记以下几点:
    ...

艾叶灰的神奇功效(转载)

艾叶灰的神奇功效一天上我的网站,看到一篇题为《艾灰的妙用》的文章,是网友转载过来的。内容如下:我几乎每天都艾灸,不管是直接灸还是用艾灸盒、艾灸罐,都会留下一堆艾灰,我都是用一个铁的茶叶盒盛着它,从来不当垃圾倒掉,用过的艾灰可是有不少好用途呢。这可是我多年积累的心得:1、宝宝经常会有红屁股,做妈妈的当然心疼,用了不少膏啊霜啊油啊,效果也是反反复复,尤其害怕会有依赖性。在妈妈的提醒下,我用艾灰加香油调匀,来涂儿子的红屁股,然后照例穿上纸尿裤,等到下次换的时候发现,哈哈小PP一点也不红了耶,有宝宝的妈妈可以试一下哦。其实大人的湿疮之类的也可以这样用。2、患脚气时可在患处涂抹艾灰,会即刻止痒。一般的...

眼球穿通伤及眼内异物的类型与护理诊断

1.概念眼球被锐器刺破,或被高速飞溅的物体击穿,称为眼球穿通伤,多发生在眼球前部,角膜、角巩膜缘、前部巩膜最为常见。眼球穿通伤除直接造成眼组织的损伤外,还会因眼内容脱出、感染、眼内异物及愈合过程中瘫痕收缩所产生的严重影响而失明。如发生交感性眼炎,还会累及健眼。眼球穿通伤可分为两类:①单纯性穿通伤:伤口小,多不超过3 mm,伤口无组织嵌顿,球内无异物,如无感染,此类伤口愈合快。②并发性穿通伤:有眼内组织嵌顿于伤口,或球内停留异物,易感染,并发症多。
致伤的异物进入眼球并潴留在眼内,称为眼内异物。按异物性质分为磁性异物和非磁性异物两大类。
   
2.评估发现
&...

换药

换药对于外科医生来说是最普通的事,然而也是最容易疏忽的事。一个无菌切口可以因为换药不当而感染;因酒精的刺激而使皮瓣坏死;更头疼的是一些皮肤坏死的创面,要经过漫长的换药才能愈合;而骨外露往往要通过皮瓣才能搞定。换药确有很多讲究,恰到好处的换药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现在我们看看各大门派的换药技巧。
       原则:无菌。清除失活坏死、组织。保持、促进肉芽生长。防止创面裸露及覆盖裸露创面。促进伤口愈合。
       目的:1.观察伤口。
   &...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