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研究新进展
心力衰竭研究新进展
重庆合川人民医院 曹优文主任医师
一、流行病学情况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衰的发病、治疗和预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解心衰新的流行病学情况,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戚文航教授领衔的研究小组,对上海市12家三级甲等医院的2400例住院的心衰病人进行调查,重点是对1980年、1990年、2000年三个年份的心衰病人的发病原因、患病率、 治疗方法的演变进行了大量的对比分析,发现20年来心衰的病因、发病年龄、病死率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既有治疗方法上的创新和提高,也有病人医学知识不断积累、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等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心衰病人发病原因1980年主要是心脏瓣膜病变,风心病引起的心衰占47%,到了1990年和2000年分别只占24.3%和8.9%;而冠心病引起的心衰呈上升趋势,由1980年的29.1%上升到1990年的38.8%和2000年的50%。发病年龄随着治疗手段及疾病谱的改变而日益增高,1980年平均年龄为51.5岁,1990年平均为58.9岁,到了2000年平均年龄则为68.8岁。20年来心衰住院病人病死率明显下降,80年代为13.8%,90年代为11.5%,世纪末仅为6%,20年来下降了56%。
二、心衰机制的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的终末转归,如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瓣膜病等。近几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高,心衰病人已经成为临床病人的主要来源,因此解决心力衰竭已经成为心血管医生所面临的重大难题。要为每个病人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就必须对心衰机制有深入的了解。直至80年代后期,心衰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循环系统的血液动力学障碍。左心室功能减退时,心排出量和组织灌注减少导致代偿性心率和前、后负荷增加,以增加心排出量和组织灌注。治疗目标针对纠正心室射血分数(EF)、心排出量和左心室舒张期终末压等。然而经长期临床观察,发现单纯纠正或改善血液动力学障碍并不能阻止心衰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引起人们寻找血液动力学以外的病理生理机制。斯坦福大学心脏监护病房主任Vagelos报告,充血性心衰往往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反映心脏大小、形状和功能状态变化的最终阶段 。因此,把心脏大...
重庆合川人民医院 曹优文主任医师
一、流行病学情况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衰的发病、治疗和预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解心衰新的流行病学情况,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戚文航教授领衔的研究小组,对上海市12家三级甲等医院的2400例住院的心衰病人进行调查,重点是对1980年、1990年、2000年三个年份的心衰病人的发病原因、患病率、 治疗方法的演变进行了大量的对比分析,发现20年来心衰的病因、发病年龄、病死率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既有治疗方法上的创新和提高,也有病人医学知识不断积累、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等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心衰病人发病原因1980年主要是心脏瓣膜病变,风心病引起的心衰占47%,到了1990年和2000年分别只占24.3%和8.9%;而冠心病引起的心衰呈上升趋势,由1980年的29.1%上升到1990年的38.8%和2000年的50%。发病年龄随着治疗手段及疾病谱的改变而日益增高,1980年平均年龄为51.5岁,1990年平均为58.9岁,到了2000年平均年龄则为68.8岁。20年来心衰住院病人病死率明显下降,80年代为13.8%,90年代为11.5%,世纪末仅为6%,20年来下降了56%。
二、心衰机制的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的终末转归,如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瓣膜病等。近几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高,心衰病人已经成为临床病人的主要来源,因此解决心力衰竭已经成为心血管医生所面临的重大难题。要为每个病人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就必须对心衰机制有深入的了解。直至80年代后期,心衰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循环系统的血液动力学障碍。左心室功能减退时,心排出量和组织灌注减少导致代偿性心率和前、后负荷增加,以增加心排出量和组织灌注。治疗目标针对纠正心室射血分数(EF)、心排出量和左心室舒张期终末压等。然而经长期临床观察,发现单纯纠正或改善血液动力学障碍并不能阻止心衰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引起人们寻找血液动力学以外的病理生理机制。斯坦福大学心脏监护病房主任Vagelos报告,充血性心衰往往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反映心脏大小、形状和功能状态变化的最终阶段 。因此,把心脏大...
▼ "心力衰竭研究新进展" 的相关文章:
选用中药治疗肾功能衰竭都有哪些优点?
中医认为,癌症大多是由于气滞血瘀,邪毒蕴结所致,这些疾病最易损伤元气,造成气血大衰,忧思或劳倦过度,易引起气血暴脱而危及生命。因此恶性肿瘤在没有进行治疗之前,或治疗阶段,应避免性生活,养精蓄锐,以提高治疗效果。若经过治疗,健康状况良好,亦可恢复**。大多数人把性行为理解为单纯**,这是不确切的。虽然慢性病患者**的需求减少了,但对性亲昵的要求却增强了,所以慢性病患者可以从肉体的紧密接触,性亲昵来增加性愉悦,减少精神上的压力,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
 ...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症状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症状?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症状?慢性肾功能衰竭根据病程阶段的不同,其临床表现不尽一致,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 当血尿素氮高于60meddl时,即可出现注意力减退、容易疲劳、记忆力下降等表现。随着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可以出现意识障碍,嗜睡、呆滞、幻觉、共济失调等表现。尿毒症期则可出现尿毒症性脑病(LffellliCencephalopa·thy),主要表现为嗜睡、谵妄、扑翼样震颤甚至昏迷。尿毒症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主要是由尿毒素所引起,另外酸中毒、低钠血症、高镁血症及高血压的作...
什么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有什么治疗方法?中医药为什么能够治愈肾病
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CRF)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的肾实质损害,从而导致肾的排泄代谢废物功能,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功能,分泌和调节各种激素代谢等功能的减退,所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症。CRF是一组肾脏病变为主,而引起的多脏器病变的综合症。中医病机涉及到肾,脾,肝,心等多个脏腑,病情严重,病机多变,传统医学认为“身体正常功能出现虚损,体内邪毒物质蓄积过多,这与现代医学的认识是基本一致。迄今为止,现代医学认为,CRF是一个很难逆转的发病过程,其治疗无外乎三种:
一、是内科对症治疗,包括G-G饮食疗法,肠道清除法,对症治疗等。
 ...
慢性肾炎能活多久?会不会转为肾衰竭?
慢性肾炎能活多久?会不会转为肾衰竭?如果转为肾衰竭,慢性肾炎能活多久?慢性肾炎能治好么?慢性肾衰竭病人半数以上是出于慢性肾炎发展而来。一、慢性肾炎能活多久? 会不会转为肾衰竭?
慢性肾炎迁延不愈,会发展成慢性肾衰的。慢性肾炎究竟要经过多长时间才发展成慢性肾衰,慢性肾炎能治好吗?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尚无肯定的结论。
从首次发现尿异常到发展至慢性肾功能衰竭,可历时10年甚至数几年。但并不是说所有的慢性肾炎必然会发展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经过积极的中医云火活肾疗法治疗、合理的饮食调摄、注意休息、防止感染后,肾脏的炎症可以得到缓解,症状亦会明显减轻,甚至尿改变亦可消失。
慢性肾炎病人决不可悲观...
引发肾衰竭的原因有哪些?肾衰竭该注意什么?
也会逐渐阴损及阳,同时脾肾虚损也要波及肺、肝、心三脏。肝肾阴虚者。形成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的局面。肝肾亏损肯定涉及肺、脾、心三脏,与脾肾两虚的结果相同,最后五脏俱衰。外邪、水气湿浊、瘀血等实邪由脏腑虚损发展而成,但一旦停蓄留滞为患,又会反过来影响正气的升降出入,加速原来虚证的发展,因此实邪虽属标证,却是导致疾病恶性循环的关键。综上所述,CRF病机错综复杂,虚实并见,阴阳失调寒热交错,病位广泛,可涉及五脏和胃、肠、三焦、膀胱等多个脏腑。其中脾肾衰败,湿浊水毒潴留是病机关键。肾衰竭原因是什么?
肾衰竭的主要原因有:有毒物质,一般而言。对药物免疫反应,以及诸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等感染或疾病,均能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