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的夜间护理与观察
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不但日间变化迅速复杂,而且夜间的发病率也较高,早期发现,早期抢救,早期治疗,通过抢救能转危为安。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加强夜间护理,是护理工作中最根本的一条。为了引起临床护理人员对冠心病夜间病情观察的重视,现结合临床上心血管病的病理生理变化,根据对心血管病病人的观察,谈谈护理体会。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共收治心血管病患者1033例,其中男680例,女353例;32—50岁328例,50~60岁421例,60岁以上284例;病情好转出院者984例,转院28例,死亡21例,其中夜间死亡者6例,可见夜间是心血管病患者的高危时段。
2 夜间护患情况分析
2.1病人自身的病理生理特点 心血管病人夜间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加强,易引起心肌细胞抑制,导致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等,甚至会引起病人在夜间出现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的心律失常而死亡。所以夜间对心血管病人来说是发病的高发期。
2.2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 护士均为女性,体力较弱,再加上每月一次的生理期,夜间生物钟紊乱,身体极度困乏,且夜间值班人员少,无人监督,如果没有较强的责任心、良好的道德修养及自制力,就很容易放松对病人的观察而导致不良后果。
2.3陪护方面的原因 夜间陪住人员,往往适应不了生物钟的紊乱而困乏入睡,加上住院时间长,陪床人员身心疲惫难以提供变化的信息。
3 夜间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共收治心血管病患者1033例,其中男680例,女353例;32—50岁328例,50~60岁421例,60岁以上284例;病情好转出院者984例,转院28例,死亡21例,其中夜间死亡者6例,可见夜间是心血管病患者的高危时段。
2 夜间护患情况分析
2.1病人自身的病理生理特点 心血管病人夜间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加强,易引起心肌细胞抑制,导致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等,甚至会引起病人在夜间出现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的心律失常而死亡。所以夜间对心血管病人来说是发病的高发期。
2.2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 护士均为女性,体力较弱,再加上每月一次的生理期,夜间生物钟紊乱,身体极度困乏,且夜间值班人员少,无人监督,如果没有较强的责任心、良好的道德修养及自制力,就很容易放松对病人的观察而导致不良后果。
2.3陪护方面的原因 夜间陪住人员,往往适应不了生物钟的紊乱而困乏入睡,加上住院时间长,陪床人员身心疲惫难以提供变化的信息。
3 夜间临床观察...
▼ "心血管病的夜间护理与观察" 的相关文章:
《中外医疗》2010年5月下期 第15期目录
论著认知行为治疗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对照研究 林 卫 吴爱勤 万 好(1)
彩超对布加氏综合征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刘 敏 徐佳宴(2)
Fas-L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王瑞姣 秦 玲 李 慧(4)
528例临产孕妇凝血功能检测分析 田亚玲(6)
外科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疗效分析 王 伟(8)
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30例疗效评估
尧&n...
回复:胃镜显示浅表性胃炎(活动期),病理报告为:(胃窦小弯)粘膜慢性胃炎伴腺体萎缩及肠化.
网友提问:胃镜显示浅表性胃炎(活动期),病理报告为:(胃窦小弯)粘膜慢性胃炎伴腺体萎缩及肠化.....查看问题>>
专家回复:治疗方法如下!
(1)一般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不论其病因如何,均应戒烟忌酒,避免使用损害胃粘膜的药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红霉素等,饮食宜规律,避免过热、过咸和辛辣食物,积极治疗慢 性口、鼻、咽部感染病灶。 (2)弱酸治疗:经五肽胃泌素试验测定证实低酸或无酸患者可适量服用米醋,每次1~2匙,一天3次;或10%稀盐酸0 5~1 0ml,饭前或饭时服,同时服用胃蛋白酶合剂,每次10ml, 1天3次;亦可选用多酶片(DPP)或胰酶片治疗,以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3)...
正常人也会心跳不齐——专家说,病因不清、症状不明显、偶发的心律失常,没必要治疗
许多人在做过心电图后,常会得到“窦性心律不齐”的诊断,便四处求医,想赶快治好。殊不知,心律不齐并非都是病。心律失常很常见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葛均波教授说,心脏有规律的跳动是由窦房结支配的,窦房结好比心脏的“司令部”。“司令部”发出指令后,再通过“传令兵系统”按照一定的时间和顺序传到心肌细胞,产生心跳。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引起心律失常。
&...
关于心房纤颤50问答
关于心房纤颤50问答心律失常系列问答之一
(2009年7月重新修订)
1,什么叫做心房纤颤?
心房纤颤或简称房颤,是指心房丧失了正常规则协调而有节律的跳动,而代之快速的细小而零乱的节律。以每分钟350-600次的不规则的异位节律点激动。使心房部分心肌纤维呈现出一种极不协调的乱颤,从而使心房失去了正常收缩功能。
2,我国心房纤颤发病率多高?
根据我国的资料,中国房颤的患病率约为0.61...
缺血性心脏病的麻醉
缺血性心脏病的麻醉涉及面广,而且由于病变特点,麻醉管理有其特殊性。本文不讨论过多的理论问题,仅就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管理谈几点意见。一、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管理的处理原则为:维持心肌氧的供需平衡,避免加重心肌缺血,为此则应:
1、避免增加心肌氧需(氧耗〕的因素:
围术期心肌氧需增加通常是由于血压升高和心动过速所致。临床上常以RPP(收缩压×心率)来反应心肌耗氧, 一般要求RPP不超过12,000。但由于围术期麻醉和失血等多种因素均可降低血压,故RPP一般均较术前为低,超过12,000者并不多见。围术期由于冠状动脉张力的变化、侧支循环灌注压力的下降、冠脉血流从心内膜向心外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