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动态性能表
按照OracleDocument中的描述,v$sysstat存储自数据库实例运行那刻起就开始累计全实例(instance-wide)的资源使用情况。
类似于v$sesstat,该视图存储下列的统计信息:
1>.事件发生次数的统计(如:user commits)
2>.数据产生,存取或者操作的total列(如:redo size)
3>.如果TIMED_STATISTICS值为true,则统计花费在执行操作上的总时间(如:CPU used by this session)
v$sysstat视图常用列介绍:
l STATISTIC#: 标识
l NAME: 统计项名称
l VALUE: 资源使用量
该视图还有一列class-统计类别但极少会被使用,各类信息如下:
1 代表事例活动
2 代表Redo buffer活动
4 代表锁
8 代表数据缓冲活动
16 代表OS活动
32 代表并行活动
64 代表表访问
128 代表调试信息
注意:Statistic#的值在不同版本中各不相同,使用时要用Name做为查询条件而不要以statistic#的值做为条件。
使用v$sysstat中的数据
该视图中数据常被用于监控系统性能。如buffer cache命中率、软解析率等都可从该视图数据计算得出。
该视图中的数据也被用于监控系统资源使用情况,以及系统资源利用率的变化。正因如此多的性能数据,检查某区间内系统资源使用情况可以这样做,在一个时间段开始时创建一个视图数据快照,结束时再创建一个,二者之间各统计项值的不同(end value - begin value)即是这一时间段内的资源消耗情况。这是oracle工具的常用方法,诸如Statspack以及BSTAT/ESTAT都是如此。
为了对比某个区间段的数据,源数据可以被格式化(每次事务,每次执行,每秒钟或每次登陆),格式化后数据更容易从两者中鉴别出差异。这类的对比在升级前,升级后或仅仅想看看一段时间内用户数量增长或数据增加如何影响资源使用方面更加实用。
你也可以使用v$sysstat数据通过查询v$system_event视图来检查资源消耗和资源回收。
V$SYSSTAT中的常用统计
V$SYSSTAT中包含多个统计项,这部分介绍了一些关键的v$sysstat统计项,在调优方面相当有用。下列按字母先后排序:
数据库使用状态的一些关键指标:
l CPU used by this session:所有session的cpu占用量,不包括后台进程。这项统计的单位是百分之x秒.完全调用一次不超过10ms
l  
相关文档:
Imp和Exp
命令详解:
Exp
导出
模式:
Full模式---导出
整个数据库
User模式---导出
指定的用户
Table模式—导出
指定的表
Tablespace模式—导出
表
空间
Exp
导出
参数:
OWNER指定要导出
的用户列表
FULL=y表示要导出
整个数据库
Tables指定要导出
的表
Tablepaces指定要导出
的表
......
一、设置初始化参数 job_queue_processes
sql> alter system set job_queue_processes=n;(n>0)
job_queue_processes最大值为1000
查看job queue 后台进程
sql>select name,description from v$bgprocess;
二,dbms_job package 用法介绍
包含以下子过程:
......
刚刚在inthirties老大的博客里看到这篇文章,写的不错,正好自己最近在学习PL/SQL,转过来学习学习。
==================================================================================
bulk collect是可以看做是一种批获取的方式,在我们的plsql的代码段里经常作为into的扩展来使用。对于select id into v from ... ......
数据字典dict总是属于Oracle用户sys的。
1、用户:
select username from dba_users;
改口令
alter user spgroup identified by spgtest;
2、表空间:
select * from dba_data_files;
select * from dba_tablespaces;//表空间
select tablespace_name,sum(bytes), sum(blocks)
from dba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