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中Delete操作的流程
刚才在EYGLE的博客中看到一篇帖子,讲的是DELETE的操作流程,很简短,同时也精辟。
===================================================================================
Oracle中,一个Delete操作的流程
删除(DELETE)
1.Oracle读Block到Buffer Cache(如果该Block在Buffer中不存在)
2.在redo log buffer中记录delete操作的细节
3.在相应回滚段段头的事务表中创建一个undo条目
4.把将要删除的记录创建前镜像,存放到Undo Block中
5.在Buffer Cache中的相应数据块上删除记录,并且标记相应的数据块为Dirty
提交(COMMIT)
1.Oracle产生一个SCN
2.在回滚段事务表中标记该事务状态为commited
3.LGWR Flush Log Buffer到日志文件
3.如果此时数据块仍然在Buffer Cache中,那么SCN将被记录到Block Header上,这被称为快速提交(fast commit)
4.如果dirty block已经被写回到磁盘,那么下一个访问这个block的进程将会自回滚段中获取该事务的状态,确认该事务被提交。然后这个进程获得提交SCN并写回到Block Header上。这被称为延迟块清除(delayed block cleanout)。
相关文档:
http://episode.javaeye.com/blog/183016
表空间:
Oracle的UNDOTBS01.DBF文件太大的解决办法
1、.禁止undo tablespace自动增长
alter database datafile 'full_path\undotbs01.dbf' autoextend off;
2.-- 创建一个新的小 ......
--变量赋值
declare
identity :=0;
a varchar2(59,0);
b varchar2(50):='abc';
a :='cba';
-- 控制语句
----------------------------------
if a>b then
  ......
大块,优点:
1、顺序读、索引读性能好
因为大块容纳的行相对小块数据
多,在进行全表扫描的时候,或者索引扫描的时候,所需要的物理读、逻辑读都要少。
它也能减小索引的树高。对于索引访问
的性能有所提高。
2、大块能容纳比较大的行
容纳大行个人理解,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行迁移、行链接。减小大行的读取块 ......
关于Oracle 10g 归档方式的讨论:关闭归档/启用闪回恢复区归档(Oracle 10g新特性)/启用类Oracle9i的归档
注:在Oracle安装过程中,如果数据库是自动创建的,那么该数据库最初的存档模式是由操作系统指定的。通常情况下,归档日志在Oracle数据库安装结束后需要手工创建。
环境:Oracle 10g 10.2.0.1.0/Windows 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