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性能调整的误区
http://tech.it168.com/db/o/2006-07-03/200607031305157.shtml
为了提高性能,我们针对Oracle数据库本身提供了的方法或方案进行过不少的尝试,主要包括:
共享服务器模式(MTS)
集群技术(Clustering)RAC
分区
并行处理(主要是并行查询)
Oracle提供的这些特性确实是用来进行性能改善的,但我们往往忽略了对自身应用特性的分析,它们是否适合于我们.最近,通过对这方面知识的深入了解,发现我们以前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我觉得有必要,大家一起来改变这种误解.
分析之前,先明确一下我们的应用特性.数据库应用大体可以分为OLAP和OLTP两大类,即:联机事务分析(数据仓库)和联机事务处理(事务应用)我们的应用系统,其应用特性主要是联机事务处理,又包含了少量的数据仓库特性.
1.共享服务器(MTS)
Oracle缺省用的是专用服务器模式,也就是说一个用户连接进程对应一个服务器的进程.记得某大医院刚启用的时候,我们曾经试过MTS.因为听说MTS在不增加内存和CPU的情况下连接更多的客户端,结果并不是我们预期的那样.MTS有问题吗?不是,是因为我们对MTS不了解,并不是它有问题,而是它不是用来在这种情况下做这件事的.
一般情况,只有当并发连接数超过了操作系统的支持时,才建议使用MTS,否则应该使用缺省的专用服务器模式.也就是说,在专用服务器模式下,因为多一个连接就要多消耗一个操作系统的进程,只有当并发应用需求超过操作系统的允许连接数时,才有必要考虑MTS.
如果现有系统,物理上支持100个连接的专用服务器数据库,改为使用共享服务器模式,也许支持1000个连接,但同时活动的连接可能只有100个.一般2到4个CPU的服务器,应对200到400个并发连接是足够的,如果连接增加了,可以增加CPU和内存.
MTS具有以下一些缺点:
1.共享服务器的代码路径比专用服务器长,所以它天生就比专用服务器慢.
2.存在人为死锁的可能,因为它是串行的,所有共享服务器绑定在一起(一个进程),只要一个连接阻塞,则所有用户阻塞,并且极可能死锁.
3.存在独占事务的可能,因为如果一个会话的事务运行时间过长,它独占共享资源,其它用户只能等待.(而专用服务器,每个客户端是一个会话)
 
归档日志记录着数据库的操作记录,是做数据恢复的依据,如果数据库开启了归档模式,那么就会产生大量的归档日志,当然如果有RMAN备份的话,可以在备份之后删除已经备份过的日志,如果是没有采用rman备份的话,就需要自己来删除这写归档日志。 下面的几个脚本就减轻了DBA的工作量。
Linux 平台:
0 2 * * * ......
随着微软新一代操作系统 Windows7 的正式发行,使用 Windows7 的朋友也越来越多,很多人在 Windows7 环境下安装 Oracle 或多或少遇到了一些问题,有的甚至发出“Windows7无法安装Oracle”的感慨。今天笔者结合图文和大家分享一下在Windows7环境下如何成功安装Oracle数据库。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