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线程编程
我们在做软件开发的时候很多要用到多线程技术。例如如果做一个下载软件象flashget就要用到、象在线视频工具realplayer也要用到因为要同时下载media stream还要播放。其实例子是很多的。
线程相对进程来说是“轻量级”的,操作系统用较少的资源创建和管理线程。程序中的线程在相同的内存空间中执行,并共享许多相同的资源。
在python
中如何创建一个线程对象
如果你要创建一个线程对象,很简单,只要你的类继承threading.Thread
,然后在__init__
里首先调用threading.Thread
的__init__
方法即可
import threading
class mythread(threading.Thread):
def __init__(self, threadname):
threading.Thread.__init__(self, name = threadname)
....
这才仅仅是个空线程,我可不是要他拉空车的,他可得给我干点实在活。很简单,重写类的run()
方法即可,把你要在线程执行时做的事情都放到里面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time
class mythread(threading.Thread):
def __init__(...):
....
def run(self):
for i in range(10):
print self.getName, i
time.sleep(1)
以上代码我们让这个线程在执行之后每隔1秒输出一次信息到屏幕,10次后结束
getName()
是threading.Thread
类的一个方法,用来获得这个线程对象的name
。还有一个方法setName()
当然就是来设置这个线程对象的name
的了。
如果要创建一个线程,首先就要先创建一个线程对象
mythread1 = mythread('mythread 1')
一个线程对象被创建后,他就处于“born
”(诞生状态)
如何让这个线程对象开始运行呢?只要调用线程对象的start()
方法即可
mythread1.start()
现在线程就处于“ready
”状态或者也称为“runnable
”状态。
奇怪吗?不是已经start
了吗?为什么不称为“running
”状态呢?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我们的计算机一般是不具有真正并行处理能力的。我们所谓的多线程只是把时间分成片段,然后隔一个时间段就让一个线程执行一下,然后进入“sleeping
”状态,然后唤醒另一个在“sleeping
”的线程,如此循环runnable->sleeping->runnable...
,只是因为计算机执行速度很快,而时间片段间隔很小,我们感受不到,以为是同时进行的。所以说一个线程在start
了之后只是处在了可以运行的状态,他什么时候运行还是由系统来进行调度的。
那一个线程什么时候会&ldqu
相关文档:
1 在想要插入断点的地方插入代码
import pdb
pdb.set_trace()
2然后使用指令进行debug
查看代码上下文,l(小写L)
监视变量 ......
用python写的抓取天气预报的脚本
http://blog.chinaunix.net/u2/82009/showart_2166843.html
从昨天开始的看关于网络抓取的东西,而且自己的用的是awesome ,所以写了这个天气预报的脚本给我的awesome,这个天气脚本直接取下来的话是七天的天气预报从中国天气网上,我后面对它做了处理,用到了我的awesome上
效果:1日星 ......
闲的无聊就看了一点关于python的基础知识,当时也不知道python和perl之间争论的这么的激烈(主要是当时不知道perl这个语言的性质),所以直接就看了python,下面是我的第一个用python写的小程序源码,希望朋友们多多指教,有什么问题大家尽管指正,在此先谢谢大家了。
[code]
#!/usr/bin/python
import sys, os, re
impor ......
背景
项目的
自动化测试中已经使用了基于Python
脚本的框架,自动化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桩模块。运用
Python
强大的功能,实现任何桩模块都是可能的,但是是否必须完全使用
Python
实现模块逻辑,成本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在桩模块逻辑简单的情况下,使用
Python
模拟模块逻辑不但使自动化测试的结构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