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自己的C/C++插件开发框架
——初步设想
最近一直在学习OSGI方面的知识。买了一本《OSGI原理和最佳实践》,可是还没有到。遗憾的是,OSGI目前的几个开源框架只支持Java,对C和C++都不支持的。可惜我们公司目前主要的开发语言还是c和c++,即便是引进OSGI,所得的好处范围有限。而我对松散耦合的模块化开发向往已久。查了一下OSGI对C++支持的好像是有一个开源项目,不过好像应用范围很小。而SCA标准中是有对C++实现模型的支持的,但是几个开源的框架目前还只支持JAVA。
昨天看了丁亮的转载的一篇博客《C/C++:构建你自己的插件框架 》,原文的链接:http://blog.chinaunix.net/u/12783/showart_662937.html 。看了一下里面讲的方法,自己倒是可以实现。所以有了构建自己的c/c++插件开发框架的想法。今天先写一下初步的设想。
C/C++插件开发框架的要素
BlueDavy有一篇介绍服务框架要素的文章(链接:http://www.blogjava.net/BlueDavy/archive/2009/08/28/172259.html )。我的插件框架也要考虑、解决以下的几个问题:
1、如何注册插件;
2、如何调用插件;
3、如何测试插件;
4、插件的生命周期管理;
5、插件的管理和维护;
6、插件的组装;
7、插件的出错处理;
8、服务事件的广播和订阅(这个目前还没有考虑要支持);
其中有几个点很重要:1)插件框架要能够使模块松散耦合,做到真正的面向接口编程;2)框架要支持自动化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3)简化部署;4)支持分布式,模块可以调用框架外的插件。
采用的技术
插件框架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插件的动态加载能力。这里可以使用共享库的动态加载技术。当然,为了简单,第一步只考虑做一个linux下的插件框架。
总体结构
框架的总体结构上,参考OSGI的“微内核+系统插件+应用插件”结构。这里要好好考虑一下把什么做在内核中。关于微内核结构,以前我做个一个微内核流程引擎,会在后面有时间和大家分享。
框架中模块间的数据传送,有两种解决方法:一是普元采用的XML数据总线的做法。优点是扩展性好,可读性好。但是速度有些慢。二是采用我熟悉的信元流。优点的效率高,访问方便,但是可读性差一点,另外跨框架的数据传送,需要考虑网络字节序的问题。
对于框架间的通信,通过系统插件封装,对应用插件隐藏通信细节。
部署
 
相关文档:
1.
printf("%.9lf\n",sum);
//输出小数点后9位不省去末尾多余的0
2.
printf("%.10g\n",sum);
//输出小数点后9位不省去末尾多余的0
3.
#include<iomanip>
cout<<setprecision(10)<<sum<<endl;
//输出小数点后9位省去末尾多余的0
4.
#include<iomanip>
cout.pre ......
#include<reg52.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num;
void main()
{
TMOD=0x01;
TH0=(65536-45872)/256;
TL0=(65536-45872)%256;
EA=1;
ET0=1;
TR0=1;
P1=0xFF;
while(1);
}
void T0_time() interrupt 1
{
  ......
自己搜集并且整理,用于参考。
1.完整流程:
C源程序头文件-->预编译处理(cpp)-->编译程序本身-->优化程序-->汇编程序-->链接程序-->可执行文件
pic from http://edmulroy.portbridge.com/oview.htm
2. c的预处理
预编译程序所完成的基本上是对源程序的& ......
一个很简洁的算法:
void Reverse(char s[])
{
for(int i = 0, j = strlen(s) - 1; i < j; ++i, --j) {
char c = s[i];
s[i] = s[j];
s[j] = c;
& ......
1、选择合适的算法和数据结构
选择一种合适的数据结构很重要,如果在一堆随机存放的数中使用了大量的插入和删除指令,那使用链表要快得多。数组与指针语句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指针比较灵活简洁,而数组则比较直观,容易理解。对于大部分的编译器,使用指针比使用数组生成的代码更短,执行效率更高。
在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