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中常量参与运算的问题
最近在开发中,对常量参与运算时候,出了几个问题,特记录如下:
1.例子一(KEIL-51)
unsigned char recsum,xorsum;
recsum == 0xFF;
xorsum == 0x00;
if(recsum != (xorsum-1)) //这时候不相等
if(recsum != (unsigned char)(xorsum-1)) //这时候相等
2.例子二(KEIL-51)
UINT8 Buffer[2];
UINT16 TempNum;
TempNum=Buffer[0]<<8 | Buffer[1]; //正确
3.例子三
例如在KEIL--51中
long totalsec;
totalsec = 60* 60 * 24 * 365; //结果只保留2个字节,错误 0x3380
totalsec = 60ul* 60 * 24 * 365; //正确 0x1E13380
例如在KEIL_ARM
long totalsec;
totalsec = 60* 60 * 24 * 365; //结果只保留4个字节,正确0x1E13380
totalsec = 60ul* 60 * 24 * 365; //正确0x1E13380
理解三点,对以上问题就好理解了。
1. 对于常数,编译器默认的是int类型
2. 对于8位单片机,int占2个字节,对于32位机,int占4个字节
3. 对于运算表达式来说,以运算中数据类型最长的为标准自动转换
自动转换发生在不同数据类型的量混合运算时,由编译系统自动完成。自动转换遵循以下规则:
1.若参与运算量的类型不同,则先转换成同一类型,然后进行运算。
2.转换按数据长度增加的方向进行,以保证精度不降低。如int型和long型运算时,先把int量转成long型后再进行运算。
3.所有的浮点运算都是以双精度进行的,即使仅含float单精度量运算的表达式,也要先转换成double型,再作运算。
4.char型和short型参与运算时,必须先转换成int型。
例如
例一:KEIL-51(常量int--2个字节)
表达式(xorsum-1),xorsum为unsigned char,1为int, 这样将xorsum变量类型自动转换成int,运算结果为int
相关文档:
这篇文章是使用SQLite C/C++接口的一个概要介绍和入门指南。
由于早期的SQLite只支持5个C/C++接口,因而非常容易学习和使用,但是随着SQLite功能的增强,新的C/C++接口不断的增加进来,到现在有超过150个不同的API接口。这往往使初学者望而却步。幸运的是,大多数SQLite中的C/C++接口是专用的,因而很少被使用到。尽管有这 ......
国家、文化和语言规则集称为区域设置,locale.h头文件中定义了区域设置相关的函数。setlocale函数用于设置或返回当前的区域特性,localeconv用于返回当前区域中的数字和货币信息(保存在struct lconv结构实例中)。setlocale的第一个实参指定要改变的区域行为类别,预定义的setlocale类别有:
&n ......
哈哈!有幸在某网站发现这篇文章,读罢,觉得蛮有道理,发来大家一起共勉之
总是被同学们问到,如何学习C和C++才不茫然,才不是乱学,想了一下,这里给出一个总的回复。
一家之言,欢迎拍砖哈。
1、可以考虑先学习C.
大多数时候,我们学习语言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一个语言专家,而是希望 ......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mat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
{
double a,b,c;
double delta;
double x1,x2;
cout<<"Please input a,b,c:"<<endl;
cin>>a>>b>>c;
if(cin.fail())
{
cout<< ......
在C/C++中,跳出多层循环有3中方法:
1.用break;加上一个辅助的标志变量。
2.用goto;
3.用try ... catch;
其中break对if-else语句无效,每次使用只能跳出一层循环。
用break的具体方法为:
bool BREAK=false;
while(...){
f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