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 Keil C 延时程序的简单研究
51单片机 Keil C 延时程序的简单研究
by: InfiniteSpace Studio/isjfk, 1.21.2004
任何人都可以在注明原作者和出处的前提下随意转载这篇文章,但不得用于商业目的。
应用单片机的时候,经常会遇到需要短时间延时的情况。需要的延时时间很短,一般都是几十到几百微妙(us)。有时候还需要很高的精度,比如用单片机驱动DS18B20的时候,误差容许的范围在十几us以内,不然很容易出错。这种情况下,用计时器往往有点小题大做。而在极端的情况下,计时器甚至已经全部派上了别的用途。这时就需要我们另想别的办法了。
以前用汇编语言写单片机程序的时候,这个问题还是相对容易解决的。比如用的是12MHz晶振的51,打算延时20us,只要用下面的代码,就可以满足一般的需要:
mov r0, #09h
loop: djnz r0, loop
51单片机的指令周期是晶振频率的1/12,也就是1us一个周期。mov r0, #09h需要2个极其周期,djnz也需要2个极其周期。那么存在r0里的数就是(20-2)/2。用这种方法,可以非常方便的实现256us以下时间的延时。如果需要更长时间,可以使用两层嵌套。而且精度可以达到2us,一般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现在,应用更广泛的毫无疑问是Keil的C编译器。相对汇编来说,C固然有很多优点,比如程序易维护,便于理解,适合大的项目。但缺点(我觉得这是C的唯一一个缺点了)就是实时性没有保证,无法预测代码执行的指令周期。因而在实时性要求高的场合,还需要汇编和C的联合应用。但是是不是这样一个延时程序,也需要用汇编来实现呢?为了找到这个答案,我做了一个实验。
用C语言实现延时程序,首先想到的就是C常用的循环语句。下面这段代码是我经常在网上看到的:
void delay2(unsigned char i)
{
for
相关文档:
格式输出:
printf(格式控制, 输出表列);
%d 十进制数 %md m为指定的宽度 若数据位数小于m,则左端补以空格;若大于m,则按实际位数输出
%ld 长整型数据 %mld 指定字段宽度
%o 八进制整数形式 %mo
%x 十六进制整数形式 %mx
%u unsigned型数据,它也可用%o或%x格式输出
%c 一个字符 ......
在C与C++语言中都存在关键字const,很多人都对此关键字存在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在C语言中关键字const是使变量作为一个常量,即将变量常量化,就像宏定义一样。而在C语言中的关键字const所起的作用并不是使变量常量话,而是限制变量,使变量除了被赋初值外,无法被重新赋值。
而在C++中关键字const不仅使 ......
[root@ocsser file]# cat array-05.c
//this is a program for two juzheng xiangcheng.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i,j,m,n;
int g,k,f;
int c[5][6];
& ......
1.时间表示
在程序当中,我们经常要输出系统当前的时间,比如我们使用date命令的输出结果.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使用下面两个函数:
#include <sys/time.h>
time_t time(time_t *tloc);
char *ctime(const time_t *clock);
time函数返回从1970年1月1日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