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tern "C"(zz)
从某位网友的博客看到关于extern "C"用法的文章,讲得非常透彻,于是就摘抄了我之前不甚了解的部分做个backup。
一、从C与C++编译连接方式深入理解extern "C"
<1>.C和C++对函数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被extern "C"修饰的变量和函数是按照C语言方式编译和连接的.extern "C"用于实现C++与C及其它语言的混合编程。
<2>.未加extern “C”声明时的编译方式
首先看看C++中对类似C的函数是怎样编译的。
作为一种面向对象的语言,C++支持函数重载,而过程式语言C则不支持。函数被C++编译后在符号库中的名字与C语言的不同。例如,假设某个函数的原型为:
void foo( int x, int y );
该函数被C编译器编译后在符号库中的名字为_foo,而C++编译器则会产生像_foo_int_int之类的名字(不同的编译器可能生成的名字不同,但是都采用了相同的机制,生成的新名字称为“mangled name”)。_foo_int_int这样的名字包含了函数名、函数参数数量及类型信息,C++就是靠这种机制来实现函数重载的。例如,在C++中,函数void foo( int x, int y )与void foo( int x, float y )编译生成的符号是不相同的,后者为_foo_int_float。
同样地,C++中的变量 除支持局部变量外,还支持类成员变量和全局变量。用户所编写程序的类成员变量可能与全局变量同名,我们以"."来区分。而本质上,编译器在进行编译时,与 函数的处理相似,也为类中的变量取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名字,这个名字与用户程序中同名的全局变量名字不同。
<3>.未加extern "C"声明时的连接方式
假设在C++中,模块A的头文件如下:
// 模块A头文件 moduleA.h
#ifndef MODULE_A_H
#define MODULE_A_H
int foo( int x, int y );
#endif
在模块B中引用该函数:
// 模块B实现文件 moduleB.cpp
#include "moduleA.h"
foo(2,3);
实际上,在连接阶段,连接器会从模块A生成的目标文件moduleA.obj中寻找_foo_int_int这样的符号!
<4>.加extern "C"声明后的编译和连接方式
加extern "C"声明后,模块A的头文件变为:
// 模块A头文件 moduleA.h
#ifndef MODULE_A_H
#define MODULE_A_H
extern "C" int foo( int x, int y );
#endif
在模块B的实现文件中仍然调用foo( 2,3 ),其结果是:
(1)模块A编译生成foo的目标代码时,没有对其名字进行特殊处理,采用了C语言的方式;
(2)连接器在为模块B的目标代码寻找foo(2,3)调用时,寻找的是未经修改的符
相关文档:
关于#和##在C语言的宏中,#的功能是将其后面的宏参数进行字符串化操作(Stringfication),简单说就是在对它所引用的宏变量通过替换后在其左右各加上一个双引号。比如下面代码中的宏:
#define WARN_IF(EXP) \
do{ if (EXP) \
& ......
http://en.wikipedia.org/wiki/C_preprocessor
C preprocessor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Jump to:navigation, search
The C preprocessor (cpp) is the preprocessor for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In many C implementations, it is a separate program invoked by the compiler as the first part ......
C/C++ Reference
http://www.cppreference.com/
C++ Library Reference
http://www.cplusplus.com/ref/
Standard C++ Library Class Reference at Rogue Wave
http://www.roguewave.com/support/docs/hppdocs/stdref/
Dink ......
《C专家编程》学习总结2
转自 : http://blog.chinaunix.net/u2/87570/showart_2120069.html
编译器做了些什么
图1:编译器通常分割成几个更小的程序
静态链接与动态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