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中的文件操作
1.fopen()
fopen的原型是:FILE *fopen(const char *filename,const char *mode),fopen实现三个功能
为使用而打开一个流
把一个文件和此流相连接
给此流返回一个FILE指针
参数filename指向要打开的文件名,mode表示打开状态的字符串,其取值如下表
字符串 含义
"r" 以只读方式打开文件
"w" 以只写方式打开文件
"a" 以追加方式打开文件
"r+" 以读/写方式打开文件,如无文件出错
"w+" 以读/写方式打开文件,如无文件生成新文件
一个文件可以以文本模式或二进制模式打开,这两种的区别是:在文本模式中回车被当成一个字符''\n'',而二进制模式认为它是两个字符0x0D,0x0A;如果在文件中读到0x1B,文本模式会认为这是文件结束符,也就是二进制模型不会对文件进行处理,而文本方式会按一定的方式对数据作相应的转换。
系统默认的是以文本模式打开,可以修改全部变量_fmode的值来修改这个设置,例如_fmode=O_TEXT;就设置默认打开方式为文本模式;而_fmode=O_BINARY;则设置默认打开方式是二进制模式。
我们也可以在模式字符串中指定打开的模式,如"rb"表示以二进制模式打开只读文件,"w+t"或"wt+"表示以文本模式打开读/写文件。
此函数返回一个FILE指针,所以申明一个FILE指针后不用初始化,而是用fopen()来返回一个指针并与一个特定的文件相连,如果成败,返回NULL。
例:
FILE *fp;
if(fp=fopen("123.456","wb"))
puts("打开文件成功");
else
puts("打开文件成败");
2.fclose()
fclose()的功能就是关闭用fopen()打开的文件,其原型是:int fclose(FILE *fp);如果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EOF。
在程序结束时一定要记得关闭打开的文件,不然可能会造成数据丢失的情况,我以前就经常犯这样的毛病。
3.fputc()
向流写一个字符,原型是int fputc(int c, FILE *stream); 成功返回这个字符,失败返回EOF。
4.fgetc()
从流中读一个字符,原型是int fputc(FILE *stream); 成功返回这个字符,失败返回EOF。
5. fseek()
此函数一般用于二进制模式打开的文件中,功能是定位到流中指定的位置,原型是int fseek(FILE *stream, long offset, int whence);如果成功返回0,参数offset是移动的字符数,whence是移动的基准,取值是
符号常量 值 基准位置
SEEK_SET 0 文件开头
SEEK_CUR 1
相关文档:
这两天看到有人讨论电话键盘上的字母、号码和字母的转换,我也随便写了一段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ctype.h>
#define MAX_LEN 15
char *tbl_itoa[] =
{
"0", // 0
"1", // 1
"ABC", // 2
"DEF", // 3
"GHI", // 4
"JKL", // 5
"MNO", ......
最近一直研究一个对个人而言很有价值的一个LIB库的逆向。在今天下班后突然灵感闪现,这个断断续续逆了接近一周的核心管理类。终于在今天给逆完了。在最后一个函数里,碰到了之前基本没有用过的一条指令。(呵呵,高手见笑了!)当然光看单句的汇编指令,是没有办法看出具体的作用的,而且还很可能 ......
本文转自:http://www.cnblogs.com/blueoceanli/archive/2009/04/27/1444491.html
(修改~/.vimrc,没有创建之)
set encoding=utf-8
syntax enable
syntax on
filetype on
set tabstop=4
set softtabstop=4
set shiftwidth=4
set cindent
set autoindent
filetype plugin indent on
1.Alternate (http://www.vim ......
一般变量定义在*.c文件中,而*.h文件中声明变量或函数名和符号名.
避面重复编译的解决方法:
比如你有两个C文件,这两个C文件都include了同一个头文件。而编译时,这两个C文件都要调用同一个头文件去编译,重复编译会产生大量的声明冲突。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使用#ifndef, #endif, #endif。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