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HTML中link元素的onload属性总结
我们知道,HTML为了加载一个外部的css文件,经常会用到一个link的元素,具体的用法如下:
<link rel="stylesheet" rev="stylesheet" href="xxx.css"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并且浏览器对css的加载是阻塞式的下载,在对应的外部css文件没有load完之前,下面的parse将会被阻塞住,但我们会发现,在部分的
页面有类似这样的用法:
<link rel="stylesheet" rev="stylesheet" href="xxx.css"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onload="javascript:alert('onload link done')"/>
经tenfy在IE,firefox,opera,chrome,safari下测试,发现:
一,link元素的onload属性在IE和opera下均支持,目的是为了提供用户一个css加载完毕后的回调处理接口。
但发现IE和opera再回调次数是不一样的,IE下,如果对应的css有import其他的css文件,会导致多次调用onload,
测试中发现,css里面即使是多次import,IE也只会回调onload两次,而不是每import一次就多调用一次onload,比较有意思!
而opera只会调用一次onload方法。
二,firefox,chrome和safari的link不支持onload属性。
三,onload属性本身不是xhml的标准属性
四,即使IE和opera均有onload属性,但其对css文件的加载仍然是阻塞式下载的,所以我们对css加载时间的测试,都可以放到css文件的后面执行脚本采集也是ok的。
相关文档:
//回车:[\n\r\t]
$reg="|typeid=\"(.*)\" onsel.*[\n\r\t]*<a href="\" mce_href="\""#\">(.*)</a>|";
preg_match_all ($reg,
$html,
$out, PREG_PATTERN_ORDER);
foreach ($out as $value){
foreach ($value as $value2){
if(strlen($value2)<20)
echo ($value2."<br>");
}
} ......
<html:select property='optdwdm' style='width:230' onchange='changedw(this)'>
<html:options collection='dwlist' property='dm' labelProperty='mc' />
</html:select>
在标签的 ONCHANGE 事件里面定义一个 changedw(this)
然后可以通过以下代码获取 html:select 选取的 VALUE ......
我们常常把一组集合放到每个页面的下拉框中,这里利用struts1的html:optionsCollection可以省很多事。
举个例子:
写一个公共静态方法:
public static Collection<LabelValueBean> getAllType() {
Collection<LabelValueBean> col = new ArrayList<LabelValueBean>();
col.add(new LabelValueBean( ......
1.防止图片被下载和盗用的方法:
(1)<div>嵌套<img>设置<div>的背景图片为实际图片,<img>包含的图片是一张透明图片,两张图片的尺寸相同。即相当于在真实图片上添加了一层保护膜,这张保护膜就是透明图片。这样当用户选择“图片另存为”时,将保存的是透明图片,而不是实际图 ......
13.HTML 图像
图像标签(<img>)和源属性(Src)
在 HTML 中,图像由 <img> 标签定义。
<img> 是空标签,意思是说,它只包含属性,并且没有闭合标签。
要在页面上显示图像,你需要使用源属性(src)。src 指 "source"。源属性的值是图像的 URL 地址。
定义图像的语法是:
<img src="ur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