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代码优化编程
1.JVM 管理两种类型的内存:堆内存(heap),栈内存(stack),堆内在主要用来存储程序在运行时创建或实例化的对象与变量.而栈内存则是用来存储程序代码中声明为静态(static)(或非静态)的方法.
2.JVM 中对象的生命周期,创建阶段,应用阶段,不可视阶段,不可到达阶段,可收集阶段,终结阶
段,释放阶段
3.避免在循环体中创建对象,即使该对象点用内存空间不大.
for(int i=0;i<10000;++i){
Object obj = new Object();
System.out.println("obj="+obj);
}
应改成
Object obj = null;
for(int i=0;i<10000;++i){
obj = new Object();
System.out.println("obj="+obj);
}
4.软引用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引用功能.只有当内存不够的时候,才回收这类内存,因此在
内存足够的时候,它们通常不被回收.它可以用于实现一些常用资源的缓存,实现Cache 的功能
A a = new A();
SoftReference sr = new SoftReference(a);
a = null;
if(sr !=null){
a = sr.get();
}else{
a = new A();
sr = new SoftReference(a);
}
5.弱引用对象与Soft 引用对象最大不同就在于:GC 在进行回收时,需要通过算法检查是否回
收Soft 引用对象,而对于Weak 引用对象,GC 总是进行回收.
A a = new A();
WeakReference wr = new WeakReference(a);
a = null;
if(sr !=null){
a = wr.get();
}else{
a = new A();
wr = new WeakReference(a);
}
6.共享静态变量存储空间
7.有时候我们为了提高系统性能,避免重复耗时的操作,希望能够重用一些创建完成的对象,利
用对象池实现.类似JDBC 连接池.
8.瞬间值,序列化对象大变量时,如果此大变量又没有用途,则使用transient 声明,不序列化此变
量.同时网络传输中也不传输.
9.不要提前创建对象
void f(){
int i;
A a = new A();
if(....){
a.showMessage();
}
}
改成
void f(){
int i;
A a = null;
if(....){
//用到时才实例化
a = new A();
a.showMessage();
}
}
10 .(1)最基本的建议就是尽早释放无用对象的引用
A a = new A();
a = null; //当使用对象a 之后主动将其设置为空
(2)尽量少用finalize 函数.
(3) 如果需要使用经常用到的图片展,可以使用软引用.
(4) 注意集合数据类型,包括数组,树等数据,这些数据结构对GC 来说,回收更为复杂,
(5) 尽量避免在类的默认构造器中创建,初始化大量的对象,防止在调用其自类的构造器
时造成不必要的内存资源浪费.
(6) 尽量避免强制系统做
原文地址:http://www.javaeye.com/topic/626801 一直赞叹Sun对待技术的严谨和优雅(可怜的Sun)。Sun JDK中Java库的源代码,连注释都清清楚楚、规规范范,javadoc注解的使用也一丝不苟,读起来很熟舒服。因此,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经常读读 Java库的源代码,不亦乐乎?如果遇到诡异问题,源代码 ......
常常遇到数组排序的问题.比如我有一个Person类,它的实例对象存储在ArrayList数组中,现在要把ArrayList数组中的Person对象按照年龄排序.
其实这种情况经常遇到.
下面给出源代码:
1:Person.Java文件:-------------------------------
public class Person{
String name;
int age;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int 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