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apply、call方法和length属性
JavaScript为函数对象定义了两个方法:apply和call,它们的作用都是将函数绑定到另外一个对象上去运行,两者仅在定义参数的方式有所区别:
Function.prototype.apply(thisArg,argArray);
Function.prototype.call(thisArg[,arg1[,arg2…]]);
从函数原型可以看到,第一个参数都被取名为thisArg,即所有函数内部的this指针都会被赋值为thisArg,这就实现了将函数作为另外一个对象的方法运行的目的。两个方法除了thisArg参数,都是为Function对象传递的参数。下面的代码说明了apply和call方法的工作方式:
function func1(){
this.p="func1-";
this.A=function(arg){
alert(this.p+arg);
}
}
function func2(){
this.p="func2-";
this.B=function(arg){
alert(this.p+arg);
}
}
var obj1=new func1();
var obj2=new func2();
obj1.A("byA"); //显示func1-byA
obj2.B("byB"); //显示func2-byB
obj1.A.apply(obj2,["byA"]); //显示func2-byA,其中[“byA”]是仅有一个元素的数组,下同
obj2.B.apply(obj1,["byB"]); //显示func1-byB
obj1.A.call(obj2,"byA"); //显示func2-byA
obj2.B.call(obj1,"byB"); //显示func1-byB
可以看出,obj1的方法A被绑定到obj2运行后,整个函数A的运行环境就转移到了obj2,即this指针指向了obj2。同样obj2的函数B也可以绑定到obj1对象去运行。代码的最后4行显示了apply和call函数参数形式的区别。
与arguments的length属性不同,函数对象还有一个属性length,它表示函数定义时所指定参数的个数,而非调用时实际传递的参数个数。例如下面的代码将显示2:
function sum(a,b){
return a+b;
}
alert(sum.length);
相关文档:
1.document.write(""); 输出语句
2.JS中的注释为//
3.传统的HTML文档顺序是:document->html->(head,body)
4.一个浏览器窗口中的DOM顺序是:window->(navigator,screen,history,location,document)
5.得到表单中元素的名称和值:document.getElementById("表单中元素的ID号").name(或value)
6.一个小写转大 ......
常用的JavaScript验证正则表达式
下面都是我收集的一些比较常用的正则表达式,因为平常可能在表单验证的时候,用到的比较多。特发出来,让各位朋友共同使用。呵呵。
匹配中文字符的正则表达式: [u4e00-u9fa5]
评注:匹配中文还真是个头疼的事,有了这个表达式就好办了
匹配双字节字符(包括汉字在内):[^x00-xff]
评注 ......
网页可见区域宽: document.body.clientWidth
网页可见区域高: document.body.clientHeight
网页可见区域宽: document.body.offsetWidth (包括边线的宽)
网页可见区域高: document.body.offsetHeight (包括边线的高)
网页正文全文宽: document.body.scrollWidth
网页正文全文高: document.body.scrollHeight ......
【转】http://www.cnblogs.com/chenxizhang/archive/2010/01/01/1637309.html
如果我们需要在javascript访问到页面中定义的变量,大致是如下的语法
//这是2010年1月1日增加的代码
var ismanager = "<%= DepartManager %>";
if (ismanager == "tru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