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编译基于ARM体系结构的Linux内核
交叉编译基于ARM的Linux内核之前,我们作以下的准备工作:
1、已经安装好一套你熟悉的交叉编译工具(建立好交叉编译环境)。
2、选择一套你熟悉的功能足够你使用的内核,当然,这个内核是适合用你的交叉编译工具编译的。
掌握以上2点,基本上就差不多了。这里默认你知道的一些常用知识----命令&VI&常识什么的你已经了解。
开始编译:
1、下载内核:
下载一个你觉得可以满足你的设计要求又不至于太陌生的Linux内核,对开发是非常有好处的,我选择的是:
linux-2.6.26内核 & arm-linux-gcc-3.4.1工具链。
理由很充分:linux-2.6.26内核满足我到需要而且看起来足够新,并且arm-linux-gcc-3.4.1工具链对linux-2.6.x内核的支持也足够出色!
下载内核压缩文件:linux-2.6.26.tar.bz2
2、建立开发目录:
这个就简单多了,把压缩包copy到一个路径清晰的新建文件夹下(你不会忘了起名字吧),开始解压缩 :tar -xvjf linux-2.6.26.tar.bz2
等待………………………………………………
你的目录中出现了linux-2.6.26文件夹,说明你解压功夫很过硬。
delete(不是命令,是要你敲击键盘) linux-2.6.26.tar.bz2。原因嘛:看见它就费劲(但还是建议你要备份)!
3、浏览内核文件夹:
这里出现了许多文件和文件夹(我就不说文件夹是“目录”了),其中,和本文有关系的并且也是你一定要关心的:Makefile,arch,再有就是尚未出现的.config文件。
Makefile不多说了,.config也一会儿在提,这里我们感兴趣的是arch目录(哎,又说“目录”了)。
arch目录下存在一个我们目前非常感兴趣的arm目录,其他到目录在将来可能你也会感兴趣的,但那是将来的事情!
arch目录下我们可以看到一大堆和硬件体系结构相关的代码,有了他们,我们就不必再像移植uC/OS-II那样,一行行自己动手编写和目标体系结构密切相关的一大堆
&nb
相关文档:
总览
用iptables -ADC 来指定链的规
则
,-A添加 -D删除 -C 修改
iptables - [RI] chain rule num rule-specification[option]
用iptables - RI 通过规则的顺序指定
iptables -D chain rule num[option]
删除指定规则
iptables -[LFZ] [chain][option]
用iptables -LFZ 链名 [选项]
iptables -[NX] chain
用 -NX ......
2009 年 4 月 23 日
本文中我们针对 Linux 上多线程编程的主要特性总结出 5 条经验,用以改善 Linux 多线程编程的习惯和避免其中的开发陷阱。在本文中,我们穿插一些 Windows 的编程用例用以对比 Linux 特性,以加深读者印象。
背景
Linux 平台上的多线程程序开发相对应其他平台(比如 Windows)的多线程 API 有一些细微 ......
来源:http://linux.chinaunix.net/ebook/doc/2009/09/17/1135830.shtml
本文介绍在centos 5.x环境下通过yum源的扩展使用munin、 monit、ntop工具来监管你的应用程序和服务器。题为懒人说说的是简便的安装方式而已,将强大的功能配置简单的应用起来是很重要的,可以节省时间并提高效率。
Monit:http:#www.tildeslas ......
实验环境:AS4最小化安装
实验目标:架设VSFTP服务器
这次我们来学习Linux系统中的 vsftp服务器的配置。
下面我们开始了!首先我们安装vsftp服务器端的软件。
vsftpd服务器的安装文件位于第1张安装光盘中。
使用rpm命名可顺利安装该软件包。
# rpm -ivh vsftpd-2.0.1-5.i386.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