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s3c2416 hspi spi linux 驱动
最近在做samsung
s3c2416
在linux下的spi驱动程序,测试了下samsung发布的spi的内核源代码,无论是采用dma或者非dma模式都无法工作。阅读该驱动代码,发现
这码应该是一个未完成的版本,存在很多的bug。于是在这个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修改,重写一个可用的、支持全双工的通讯的驱动。目前测试基本能够正常工作,
支持半双工、全双工、spi硬件中断模式和dma模式。
对hspi-s3c2443.[ch]源文件根据数据发送和接收的流程进行分析,在未采用dma模式下,函数调用的流程:s3c_spi_xfer
-> s3c_spi_doxfer -> s3c_spi_message_start ->
down_interruptible(&spi->sem),到这里,硬件会产生spi中断,进入到中断服务程序
s3c_spi_irq 中,中断函数调用 spi_s3c_irq_nextbyte
进行数据发送,根据spi->state的值做相应的操作,数据发送或接收完成后,调用 s3c_spi_stop
关闭spi,并up(&spi->sem),程序流程回到了s3c_spi_doxfer函数的
down_interruptible(&spi->sem),函数返回退出,一个spi的数据收发流程完成。
在这个发送接收流程中,中断服务程序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
先看spi发送,发送最终调用的是:
while(!(tx_msgend(spi)))
s3c_spi_write_fifo(spi);
这两行代码的功能是判断写缓冲里是否还有数据,有的话就写入到spi发送寄存器(S3C_SPI_TX_DATA)中。我们知道spi的硬件能够缓冲64
个字节的数据,如果我们一次发送的数据长度小于64个字节,并且下一次发送数据时缓冲中的数据发送完成,那么这段代码表面上应该是没什么问题。如果我们发
送的数据长度大于64个字节,那么这段代码至少造成的后果是产生一个SPI transmit over run error。
在看spi接收,接收调用的代码是:
while(!(rx_msgend(spi))){
spi->msg->rbuf[spi->msg_rd_pt
相关文档:
Linux select()详解
select系统调用是用来让我们的程序监视多个文件句柄(file descriptor)的状态变化的。程序会停在select这里等待,直到被监视的文件句柄有某一个或多个发生了状态改变。
文件在句柄在Linux里很多,如果你man某个函数,在函数返回值部分说到成功后有一个文件句柄被创建的都是 ......
Windows程序员如何转向Linux开发应用?
这是一封发到邮箱里面的邮件,感觉有点代表性,这里做个统一回答,一家之言哈,欢迎拍砖。
原文如下:
我从csdn学习大本营得到您的信息。不好意思打搅您。
我现在用c++在linux下开发大型应用程序。我想请教是否值得深入学习linux kernel。
我没有特别多的时间。另外我有多年Wind ......
嗅探器(sniffer)在网络安全领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常被黑客作为网络攻击工具,从
而造成密码被盗、敏感数据被窃等安全事件;另一方面又在协助网络管理员监测网络状况、诊断网络故障、排除网络隐患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嗅探器是企业
必不可少的网络管理工具。本文以Linux平台下三个常用的网络嗅探器Tcpdump、Eth ......
linux软中断机制
中断服务程序往往都是在CPU关中断的条件下执行的,以避免中断嵌套而使控制复杂化。但是CPU关中断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容易丢失中断信号。为此, Linux将中断服务程序一分为二,各称作“Top Half”和“Bottom Half”。前者通常对时间要求较为严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