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通用线程池的创建与使用
Linux
下通用线程池的创建与使用
本
文给出了一个通用的线程池框架,该框架将与线程执行相关的任务进行了高层次的抽象,使之与具体的执行任务无关。另外该线程池具有动态伸缩性,它能根据执行
任务的轻重自动调整线程池中线程的数量。文章的最后,我们给出一个简单示例程序,通过该示例程序,我们会发现,通过该线程池框架执行多线程任务是多么的简
单。
为什么需要线程池
目前的大多数网络服务器,包括
Web
服务器、
Email
服务器以及数据库服务器等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单位时间内必须处理数目巨大的连接请求,但处理时间却相对较短。
传统多线程方案中我们采用的服务器模型则是一旦接受到请求之后,即创建一个新的线程,由该线程执行任务。任务执行完毕后,线程退出,这就是是
“
即时创建,即时销毁
”
的策略。尽管与创建进程相比,创建线程的时间已经大大的缩短,但是如果提交给线程的任务是执行时间较短,而且执行次数极其频繁,那么服务器将处于不停的创建线程,销毁线程的状态。
我们将传统方案中的线程执行过程分为三个过程:
T1
、
T2
、
T3
。
T1
:线程创建时间
T2
:线程执行时间,包括线程的同步等时间
T3
:线程销毁时间
那么我们可以看出,线程本身的开销所占的比例为
(T1+T3) / (T1+T2+T3)
。如果线程执行的时间很短的话,这比开销可能占到
20%-50%
左右。如果任务执行时间很频繁的话,这笔开销将是不可忽略的。
除此之外,线程池能够减少创建的线程个数。通常线程池所允许的并发线程是有上界的,如果同时需要并发的线程数超过上界,那么一部分线程将会等待。而传统方案中,如果同时请求数目为
2000
,那么最坏情况下,系统可能需要产生
2000
个线程。尽管这不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但是也有部分机器可能达不到这种要求。
因此线程池的出现正是着眼于减少线程池本身带来的开销。线程池采用预创建的技术,在应用程序启动之后,将立即
创建一定数量的线程
(N1)
,
放入空闲队列中。这些线程都是处于阻塞(
Suspended
)状态,不消耗
CPU
,但占用较小的内存空间。当任务到来后,缓冲池选择一个空闲线程,把任务传入此线程中运行。当
N1
个线程都在处理任务后,缓冲池自动创建一定数量的新线程,用于处理更多的任务。
在任务执行完毕后线程也不退出,而是继续保持在池中等待下一次的任务。
当系统比较空闲时,大部分线程都一直处于暂停状态,线程池自动销毁一部
相关文档:
MySQL :: Linux 下自动备份数据库的 shell 脚本
Linux 服务器上的程序每天都在更新 MySQL 数据库,于是就想起写一个 shell 脚本,结合 crontab,定时备份数据库。其实非常简单,主要就是使用 MySQL 自带的 mysqldump 命令。
脚本内容如下:
#!/bin/sh
# File: /home/mysql/backup.sh
# Database info
DB_NAME=" ......
一、引言
想使用Linux已经很长时间了,由于没有硬性任务一直也没有系统学习,近日由于工作需要必须使用Linux下的MySQL。本以为有
Windows下使用SQL
Server的经验,觉得在Linux下安装MySql应该是易如反掌的事,可在真正安装和使用MySQL时走了很多弯路,遇见很多问题,毕竟Linux
和Windows本身就有很大区别。为了让 ......
准备工作:
用到的perl 扩展组件(modules)在上篇贴出.( win32::odbc 模块
)下载组件后按照Readme文件安装倒响应目录.配置好相应的odbc数据源.
程序实现:
使用
use
Win32::ODBC;
语句包含应使用的模块是win32::odbc,写出数据库
连接字符串
$DSN = "DSN =
My DSN ......
手工新建数据库create database
身为DBA,要永远记住甚用或者禁止使用rm命令,万不得以的情况下,使用时在敲enter也要看了又看、慎重又慎重才行!
Red Hat Enterprise 3 + Oracle 10g Release 2
$su – oracle
1---设置系统环境变量:
ORACLE_HOME=/opt/oracle/product/10.2
ORACLE_BASE=/opt/oracle
ORACLE_S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