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通用线程池的创建与使用
Linux
下通用线程池的创建与使用
本
文给出了一个通用的线程池框架,该框架将与线程执行相关的任务进行了高层次的抽象,使之与具体的执行任务无关。另外该线程池具有动态伸缩性,它能根据执行
任务的轻重自动调整线程池中线程的数量。文章的最后,我们给出一个简单示例程序,通过该示例程序,我们会发现,通过该线程池框架执行多线程任务是多么的简
单。
为什么需要线程池
目前的大多数网络服务器,包括
Web
服务器、
Email
服务器以及数据库服务器等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单位时间内必须处理数目巨大的连接请求,但处理时间却相对较短。
传统多线程方案中我们采用的服务器模型则是一旦接受到请求之后,即创建一个新的线程,由该线程执行任务。任务执行完毕后,线程退出,这就是是
“
即时创建,即时销毁
”
的策略。尽管与创建进程相比,创建线程的时间已经大大的缩短,但是如果提交给线程的任务是执行时间较短,而且执行次数极其频繁,那么服务器将处于不停的创建线程,销毁线程的状态。
我们将传统方案中的线程执行过程分为三个过程:
T1
、
T2
、
T3
。
T1
:线程创建时间
T2
:线程执行时间,包括线程的同步等时间
T3
:线程销毁时间
那么我们可以看出,线程本身的开销所占的比例为
(T1+T3) / (T1+T2+T3)
。如果线程执行的时间很短的话,这比开销可能占到
20%-50%
左右。如果任务执行时间很频繁的话,这笔开销将是不可忽略的。
除此之外,线程池能够减少创建的线程个数。通常线程池所允许的并发线程是有上界的,如果同时需要并发的线程数超过上界,那么一部分线程将会等待。而传统方案中,如果同时请求数目为
2000
,那么最坏情况下,系统可能需要产生
2000
个线程。尽管这不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但是也有部分机器可能达不到这种要求。
因此线程池的出现正是着眼于减少线程池本身带来的开销。线程池采用预创建的技术,在应用程序启动之后,将立即
创建一定数量的线程
(N1)
,
放入空闲队列中。这些线程都是处于阻塞(
Suspended
)状态,不消耗
CPU
,但占用较小的内存空间。当任务到来后,缓冲池选择一个空闲线程,把任务传入此线程中运行。当
N1
个线程都在处理任务后,缓冲池自动创建一定数量的新线程,用于处理更多的任务。
在任务执行完毕后线程也不退出,而是继续保持在池中等待下一次的任务。
当系统比较空闲时,大部分线程都一直处于暂停状态,线程池自动销毁一部
相关文档:
linux的ps命令和top都是用来监视系统进程和资源使用情况的有用命令, ps命令更为常用, 所以掌握ps命令是很有必要的
ps命令如果有任何疑问,请在终端下输入 :# man ps
名称:ps
使用权限: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ps [options] [--help]
说明:显示瞬间行程 (process) 的动态
参数:
ps 的参数非常多, 在此仅列出几个常用 ......
这里只列举几个比较麻烦的数据结构
struct list_head {
struct list_head *next, *prev;
} //linux通用的双向链队列,下面多处用到,这里列出源代码
linux对内存再用页式管理,对于页,就有个数据结构page加以描述。在内核中有个全局量mem-map指向的是一个page的数组,整个数组描述了整个物理内存, ......
1. 去http://jakarta.apache.org/tomcat/ 下载一个Tomcat;
[root@LinuxServer gz]#wget http://apache.bestwebcover.com/jakarta/tomcat-5/v5.5.4/bin/jakarta-tomcat-5.5.4.tar.gz &
[root@LinuxServer gz]#wget http://apache.bestwebcover.com/jakarta/tomcat-5/v5.5.4/bin/jakarta-tomcat-5.5.4.tar.gz.m ......
出处:http://blog.163.com/xiyong8260/blog/static/66514621200944115026359/网易博客:xiyong
基于s3c2440和linux,实现了3*4的矩阵键盘驱动。
功能:延时消抖,重复按键,多键齐按(??)
更详细的说明文档:“基于S3C24440和嵌入式Linux的矩阵键盘设计”,电子技术,2008,45(5):21-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