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上使用vi时常用的命令
1、简单的查找并替换为新的字符串
:%s/查找的字符串/新的字符串/g
eg:查找“liliang” 并将其替换为“liangli”
:%s/liliang/liangli/g
其中“\”为转义符
eg:查找“li/liang” 并将其替换为“liliang”(即把被查找字符串中的斜杠去掉)
:%s/li\/liang/liliang/g
2、查找命令
顺序查找字符串
/字符串
逆序查找字符串
?字符串
n 按第一、二命令的顺序继续查找下一个字符串
N 按第一、二命令的相反的顺序继续查找下一个字符串
3、行号
添加行号
:set number (:set nu)
不显示行号
:set nonumber (:set nonu)
4、光标移动
将光标移动到指定的行数
:行数
将光标移动到文本的开始处
gg
将光标移动到文本的末尾
G (我习惯shift + g)
5、每个字符的使用说明(从其他地方拷贝过来的,有些没验证,红色是我经常用到的)
a 在当前位置之后添加
A 在当前行的末尾添加
^a 没有使用
b 上一个单词的开头
B 上一个单词的开头,忽略标点符号
^b 上移一屏
c 覆盖...
C 覆盖到行末尾
^c 终止插入模式,在命令模式没有用
d 删除... 后面跟其它键,非常有用
D 删除到行末尾
^d 下移半屏,如果在插入模式下则移到上一个移动宽度(ShiftTab)处
相关文档:
RPM是RedHat Package Manager(RedHat软件包管理工具)类似Windows里面的“添加/删除程序”
rpm 执行安装包
二进制包(Binary)以及源代码包(Source)两种。二进制包可以直接安装在计算机中,而源代码包将会由RPM自动编译、安装。源代码包经常以src.rpm作为后缀名。
常用命令组合:
-ivh: ......
一、登陆
1.进入linux
2.用户名: root
3.口令:123456
4.mysql 用户名 root 密码 123456
二、启动mysql与apache服务
1.启动mysq数据库:/usr/local/mysql/bin/./mysqld_safe --user=mysql &
2.停止mysql数据库:/usr/local/mysql/bin/mysqladmin -u root -p shutdown
3.启动apache: /usr/local/apache2/bin/./ap ......
用SSH登陆远程的linux服务器或用win浏览运行samba的linux服务器中有中文名的文件夹的时候,看到里面的中文文件名都是乱码,编辑文档的时候都是串行的,每次要export LANG=en麻烦死了。
上网四处搜索,求教高人,得此办法。
(1) 打开/etc/sysconfig/i18n
设置为:
LANG="zh_CN.GB2312"
LANGUAGE="zh_CN.GB18030:zh_CN ......
由于本人太好折腾系统,即使像linux这样稳定的系统也难免被整的乱七八糟,如果能像用ghost备份windows系统一样备份linux系统,那就方便多了。
google一下,有不少方法,最像ghost的当然是ghost for linux了。网上有一些使用的方法,我懒的打字了,直接从别处拷贝一份过来算了,如下:
1、下载G4L的iso文件刻成盘,从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