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上使用vi时常用的命令
1、简单的查找并替换为新的字符串
:%s/查找的字符串/新的字符串/g
eg:查找“liliang” 并将其替换为“liangli”
:%s/liliang/liangli/g
其中“\”为转义符
eg:查找“li/liang” 并将其替换为“liliang”(即把被查找字符串中的斜杠去掉)
:%s/li\/liang/liliang/g
2、查找命令
顺序查找字符串
/字符串
逆序查找字符串
?字符串
n 按第一、二命令的顺序继续查找下一个字符串
N 按第一、二命令的相反的顺序继续查找下一个字符串
3、行号
添加行号
:set number (:set nu)
不显示行号
:set nonumber (:set nonu)
4、光标移动
将光标移动到指定的行数
:行数
将光标移动到文本的开始处
gg
将光标移动到文本的末尾
G (我习惯shift + g)
5、每个字符的使用说明(从其他地方拷贝过来的,有些没验证,红色是我经常用到的)
a 在当前位置之后添加
A 在当前行的末尾添加
^a 没有使用
b 上一个单词的开头
B 上一个单词的开头,忽略标点符号
^b 上移一屏
c 覆盖...
C 覆盖到行末尾
^c 终止插入模式,在命令模式没有用
d 删除... 后面跟其它键,非常有用
D 删除到行末尾
^d 下移半屏,如果在插入模式下则移到上一个移动宽度(ShiftTab)处
相关文档:
1、升级系统
yum check-update
yum update
2、安装一些常用的工具
yum install ntp iptraf sysstat screen subversion wget bzip2 nfs-utils vim-common
3、设置每天自动核准时间
# crontab -e
0 * * * * /usr/sbin/ntpdate 210.72.145.44
:wq
4、安装一些开发包
# yum install make gcc gcc-c++ libjpeg-devel ......
想要通过普通的静态策略路由来实现电信网通双线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那将需要维护相当大的一个IP段的数据库,而且还需要随时更新才能保证效果。
后来听前辈们说,可以采用基于源地址路由的方式来处理,让进来的数据,从哪个IP进来就从哪个IP返回。
下面就是一个在生产中得到了实际应用的脚本:
====================== ......
linux 下 用c语言创建mysql数据库笔记(二)
-------两个简单的例子,供参考比较
《例一》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q ......
在mmap函数里,使用remap_pfn_range
函数。代码如下。注意要设置一下vma->vm_pgoff为你要map的io空间的物理地址对应的页。
arm IO/ 内存统一编址 所以
#define io_remap_pfn_range(vma,from,pfn,size,prot) \
&nb ......
用SSH登陆远程的linux服务器或用win浏览运行samba的linux服务器中有中文名的文件夹的时候,看到里面的中文文件名都是乱码,编辑文档的时候都是串行的,每次要export LANG=en麻烦死了。
上网四处搜索,求教高人,得此办法。
(1) 打开/etc/sysconfig/i18n
设置为:
LANG="zh_CN.GB2312"
LANGUAGE="zh_CN.GB18030:zh_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