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Webmin配置
一、用户管理基础
在Linux环境下对用户的管理有多种方式,包括用编辑工具Vi、emacs等对/etc/passwd进行操作或直接使用
addusr、deleusr等用户管理命令以及使用pwconv命令使/etc/passwd与shadow文件保持一致。我们先来看看Linux下用
户管理的常用操作都做了些什么吧。
1、增加用户
增加用户有三个过程:
(1) 在/etc/passwd文件中写入新用户的入口项。
(2) 为新登录用户建立一个HOME目录。
(3) 在/etc/group中为新用户增加一个入口项。
在
/etc/passwd文件中写入新的入口项时,口令部分可先设置为NOLOGIN,
以免有人做为此新用户登录。新用户一般独立为一个新组,GID号与UID号相同(除非他要加入目前已存在的一个新组),UID号必须和其他人不
同,HOME目录一般设置在/usr 或/home目录下,建立一个以用户登录名为名称的目录做为其主目录。
2、删除用户
删除用户与加用户的工作正好相反,首先在/etc/passwd和/etc/group文件中删除用户的入口项,然后删除用户的HOME目录和所有文件。
rm -r /usr/loginname 删除用户的整个目录。
/usr/spool/cron/crontabs中有crontab文件,也应当删除。
3、将用户移到另一个系统
这
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只是拷贝用户的文件和用户在/etc/passwd文件中的入口项。首先一个问题是用户的UID和GID可能已经用于另一个系统,若
是出现这种情况,必须给要移动的用户分配另外的UID和GID,但如果改变了用户的UID
和GID,就必须搜索该用户的全部文件,将文件的原UID和GID改成新的UID和GID。 用find命令可以完成这一修改:
find . -user olduid -exec chown newuid {} ;
find . -group oldgid -exec chgrp newgid {} ;
也许还要为用户移走下面的一些文件:
/usr/mail/user和/usr/spool/cron/crontabs/user。
如
果用户不是从本系统管理员的系统移来,则应对该用户的目录结构运行程序检查。一个不安全系统的用户,可能有与该用户其它文件存在一起的SUID/SGID
程序,而这个SUID/SGID程序在别的系统中可能属于另一个用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
用cpio或tar命令将用户的目录结构拷贝到本系统,SUID/SGID程序也将会拷贝到本系统而没有任何警告信息。应在允许用户使用新系统以前先删除
这种文件的SUID/SGID许可。总之,始终坚持检查所移用户的文件是一种更安全的方法。也可以用su命令进入用户的户头,再拷贝用户文件,这样文件的
所有者就是该用户,而不是root
。这些操作过程有些过于复杂,当
相关文档:
1. man 对你熟悉或不熟悉的命令提供帮助解释
eg:man ls 就可以查看ls相关的用法
注:按q键或者ctrl+c退出,在linux下可以使用ctrl+c终止当前程序运行。
2. ls 查看目录或者文件的属*,列举出任一目录下面的文件
eg: ls /usr/man
ls -l
a.d表示目录(directory),如果是一个"-"表示是文件,如果是l则表示是一个连接文件 ......
前面讲了使用 ioctl发送HCI Command的方法。但HCI protocol还有一些Command,比如Inquiry等,他们则不需要使用ioctl来发送。blueZ 直接提供了支持,虽然他们的最终都是用同样办法实现的。
在应用程序中:
hci_inquiry(dev_id, length, num_rsp, NULL, &info, flags);
这样需要包含blueZ 头文件如下:
#include //BT ......
1. HCI层协议概述:
HCI提供一套统一的方法来访问Bluetooth底层。如图所示:
从图上可以看出,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HCI) 就是用来沟通Host和Module。Host通常就是PC, Module则是以各种物理连接形式(USB,serial,pc-card等)连接到PC上的bluetooth Dongle。
在Host这一端:application,SDP,L2cap等协议 ......
首先要有一个Linux下的终端软件叫minicom假如没有装这个的朋友可以到自己的源中去下载,然后你就要插上你的usb转串口的线,在Linux下Usb转串口的线几乎不需要驱动,你插上以后在你的dev的目录下应该会有一个ttyUSB0的文件,假如有那么恭喜你了,你的这根线现在是可用的了。进入到终端输入su以root用户进行登录,使用m ......
来源:http://www.armjishu.com/index.php
大部分人都不太清晰的疑惑-----Linux中的地址空间
有这么一系列的问题,是否在困扰着你:用户程序编译连接形成的地址空间在什么范围内?内核编译后地址空间在什么范围内?要对外设进行访问,I/O的地址空间又是什么样的?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Linux最常见的可执行文件格式为el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