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实验三
实验3 Linux的进程控制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Linux中进程控制的基本命令。
二.实验要求
1.练习使用who, w, ps,pstree察看系统用户及进程的信息。
2.练习使用kill命令撤销进程。
3.练习进程前后台的切换。
三、 实验报告要求
1. 简要说明实验的目的、任务与设备
2. 写出具体的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
3. 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 实验体会
三.实验步骤
1. 以超级用户root登录系统,以自己名字新建一个用户,并用该用户重新登录系统。
2. 练习使用su命令切换到超级用户,并用exit命令退出超级用户
3. 打开终端窗口,使用who命令查看当前在线用户信息。
4. 打开vi编辑器,保留该终端窗口(假设为a窗口),另外打开一个终端窗口(假设为b窗口),在b窗口中使用w命令查看目前登录的用户及正在执行的命令。
5. 在b窗口中使用ps命令查看进程信息。并找出vim进程的状态及所等待的内核进程。找出一个就绪状态的进程,并查看该进程的优先级、用户id等信息。查看ps命令的父进程号,并找出父进程名。
Ps命令用法:
格式:ps 选项
常用选项说明:
-e: 显示所有进程
-a:显示终端上所有进程,包括前一会话中运行的后台进程
-l: 以长列表的方式输出,显示如下内容:
F:与进程相关的标志,指示进程是否为一个用户进程或内核进程。
S:进程状态。R(就绪态),S(睡眠状态),D(不间断睡眠状态,如执行I/O时),T(终止状态),Z(僵化进程)。
UID:用户号
PID:进程号
PPID:父进程号
PRI:优先权
SZ:大小
TTY:终端,该字段显示附加进程的终端名
TIME:进程运行时间
CMD:命令名
WCHAN:等待通道:对于正在运行或准备运行的进程,值为空;对于等待进程,该字段列出进程等待的内核事件名。
NI:进程的nice值,计算进程优先号的参数
6.使用kill命令终止该进程。使用ps查看是
相关文档:
这个rootkit使用的技术不比前一个,它不是拦截系统调用,而是拦截具体文件系统的回调函数,本身文件系统的回调函数就是动态注册的,很是不确定,那么反黑软件自然就不能简单下结论说这个函数被黑掉了,因此这个rootkit看来比前一个略胜一筹,自然的,既然是内核模块,那么模块隐藏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模块 ......
至此落笔之际,恰至Linux问世18周年,18年的成长,如梦似幻,风雨颇多,感慨颇多。
犹自忆起多年以前一位前辈训导时的箴言:今天的必然正是由之前一系列的偶然所决定的。过去的某年某月,我偶然初识Linux就身陷其中,至今仍找不到出去的路,而正是这次乃至之后的多次偶然相联合,从而决定了今日的我要在此写下这些话。那么 ......
Linux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展,使得其使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性是一个复杂和广泛的问题,此处我们主要关注Linux用户的账户安全,特别是Linux系统管理员如何保障用户的安全。
口令安全
Linux系统中的/etc/passwd文件含有全部系统需要知道的每个用户的信息(加密口令的密文也可能存于/etc/ ......
构建基本的嵌入式Linux根文件系统
其实在去年8月份我做系统移植时就构建好了一个可以用的根文件系统,但是那时是跟着别人的《Linux全线移植文档》做的。有些东西我也不清楚,只是跟着做,做出来能用就了事了,没有深究其中的规范,以及文件系统中哪些要,哪些不要。
趁着今年过年的几天假期,我移植重新移植了U-Boot1.3.1 ......
最近在研究 Linux 内核的时间子系统,为下一篇长文《服务器程序中的日期与时间》做准备,无意中注意到了 Linux 新增的几个系统调用的对编写服务器代码的影响,先大致记录在这里。这篇博客也可算作前一篇《多线程服务器的常用编程模型》的一个注脚。 1. 服务器程序的风格可能在变 新的创建文件描述符的 syscall 一般都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