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的内存分配和释放之free_bootmem()函数分析
free_bootmem()这个函数是系统启动初期内存释放的核心函数,我们来看看它的代码。
void __init free_bootmem (unsigned long addr, unsigned long size)//addr是要释放的物理起始地址,size是要释放空间的大小。
{
free_bootmem_core(NODE_DATA(0)->bdata, addr, size);//直接从内存node0号开始释放内存空间。
}//可以看出真正的核心函数是free_bootmem_core()这个函数,这个才是核心部分。我们来看看它的具体内容吧。
static void __init free_bootmem_core(bootmem_data_t *bdata, unsigned long addr, unsigned long size)
{
unsigned long i;
unsigned long start;
/*
* round down end of usable mem, partially free pages are
* considered reserved.
*/
unsigned long sidx;
unsigned long eidx = (addr + size - bdata->node_boot_start)/PAGE_SIZE;//计算出要释放空间的结束位置相对于该内存节点的起始位置的偏移页数。
unsigned long end = (addr + size)/PAGE_SIZE;//释放空间最后位置的绝对页号。
BUG_ON(!size);//如果释放空内存,系统崩溃。
BUG_ON(end > bdata->node_low_pfn);//不能释放超过本节点范围内的内存空间,否则系统崩溃。
if (addr < bdata->last_success)
bdata->last_success = addr;
/*
* Round up the beginning of the address.
*/
start = (addr + PAGE_SIZE-1) / PAGE_SIZE;//这里计算开始地址的全新页,假设addr是在0~4kb的地址范围的话,其实真正在0号页的位置,但是如果通过上面的运算,求出来的就是1号页的位置。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如果起始地址不是按页对齐的,如果直接释放,就会把前面不属于这个内存node的空间也释放了。
sidx = start - (bdata->node_boot_start/PAGE_SIZE);//这个就是计算新页和原来的起始地址所在页的偏移页数。
 
相关文档:
配置文件
/etc/syslog.conf
常用的几个log文件
1、/var/log/boot.log(自检过程)
2、/var/log/cron (crontab守护进程)
3、/var/log/maillog (发送到系统或从系统发出的电子邮件的活动)
4、/var/log/syslog (它只记录警告信息,常常是系统出问题的信息,所以更应该关注该文件)
5、/va ......
linux中,在支持多线程的环境中,通常每个线程都有属于自己的errno变量,是用来表示特定错误的常量。
以下是<errno.h>中定义的所有出错errno常量
#define EPERM 1 /* Operation not permitted */
#define ENOEN ......
转自: http://blog.csdn.net/kongqz/archive/2009/05/15/4184415.aspx
就是在已有的数据库实例上创建一个新的帐号,访问一些新的表
操作步骤如下:
1、登录linux,以oracle用户登录(如果是root用户登录的,登录后用 su - oracle命令切换成oracle用户)
2、以sysdba方式来打开sqlplus,命令如下: s ......
就是在已有的数据库实例上创建一个新的帐号,访问一些新的表
操作步骤如下:
1、登录linux,以oracle用户登录(如果是root用户登录的,登录后用 su - oracle命令切换成oracle用户)
2、以sysdba方式来打开sqlplus,命令如下: sqlplus "/as sysdba"
3、查看我们常规将用户表空间放置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