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图形化历程
Linux图形化历程
注:此段文章综合了众多资料,主要引用个人电脑的文章
谈起OPIE,就不能不谈Qt,然而要对Qt有个来龙去脉的认识,需要从Linux
图形化说起。让我们回顾下Linux图形化界面发展的历史。
Linux实际上是以UNIX为模板的,它继承了UNIX内核设计精简、高度健壮的特
点,无论系统结构还是操作方式也都与UNIX无异。Linux本身也是没有图形界面,
只是一个基于命令行的操作系统。
早在Linux之前,Unix的图形界面一向是以麻省理工学院(MIT)的X Window
系统为标准。不过,X Window(请注意不是X Windows)并不是一个直接的图形操
作环境,而是作为图形环境与UNIX系统内核沟通的中间桥梁,任何厂商都可以在
X Window基础上开发出不同的GUI图形环境。MIT目的只在于为UNIX系统设计一套
简单的图形框架,以使UNIX工作站的屏幕上可显示更多的命令。许多UNIX厂商在
X Window原型上开发适合自己的UNIX GUI视窗环境,其中比较著名的有SUN与AT&T
联手开发的“Open Look”、IBM/HP主导下的OSF(Open Software Foundation,开
放软件基金会)开发出的“Motif”。经过多年竞争,Motif最终胜出,成为普遍使
用的界面库。不过,Motif只是一个带有窗口管理器(Window-Manager)的图形界
面库(Widget-Library),而非一个真正意义上的GUI界面。经过协商之后IBM/HP
与SUN决定将Motif与Open Look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个名为“CDE(Common
Desktop Environment) ”的GUI作为UNIX的标准图形界面。
遗憾的是,Motif/CDE和UNIX系统的价格都非常昂贵,而当时微软的Windows发
展速度惊人并率先在桌面市场占据垄断地位,CDE则一直停留在UNIX领域提供给root
系统管理员使用,直到今天情况依然如此。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开源模式推进的Linux在开发者中已经拥有广泛的
影响力。尽管X Window已经非常成熟,也有不少基于X Window的图形界面程序,
但它们不是未具备完整的图形操作功能就是价格高昂(如CDE),根本无法用于
Linux系统中。如果Linux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突破,一套完全免费、功能完善的
GUI就非常必要。
在这时,挪威TrollTech一批程序员抓住机遇推出了Qt,一个跨平台的C++图
形用户界面库。基本上,Qt同X Window上的 Moti
相关文档:
系统
# uname -a # 查看内核/操作系统/CPU信息
# head -n 1 /etc/issue # 查看操作系统版本
# cat /proc/cpuinfo # 查看CPU信息
# hostname # 查看计算机名
# lspci -tv # 列出所有PCI设备
# lsusb -tv # 列出所有USB设备
# lsmod # 列出加载的内核模块
# env # 查看环境变量
资源
# free -m # 查看内存使用量和 ......
/etc/services
Internet网络服务文件,记录网络服务名和它们对应使用的端口号及协议。文件中的每一行对应一种服务,它由4个字段组成,中间用TAB或空格分隔,分别表示“服务名称”、“使用端口”、“协议名称”以及“别名”。下面是这个文件的节选内容。
tcpmux 1/tcp ......
为了方便编写程序,整理了vi设置的小方法!
由命令“vi --version”所显示的内容知vi的全局配置文件在/usr/share/vim/vim61/macros/vimrc;
用户配置文件在$HOME/.vimrc
搜索网上文章并实验得知:
设置TAB键的显示宽度:set tabstop=4 & ......
配置Linux wget,yum 使用代理访问网络。
如果你的linux主机需要通过代理服务器才能访问外部网络。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1.wget
需要在当前用户的目录下创建一个".wgetrc"文件
[root@linux ~]#vi .wgetrc
http-proxy = 10.1.18.34:3128
ftp-proxy = 10.1.18.34:3128
分别表示http的代理服务器和ftp的代理服务器。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