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下的多线程编程入门一
引言
线程(thread)技术早在60年代就被提出,但真正应用多线程到操作系统中去,是在80年代中期, solaris是这方面的佼佼者。传统的Unix也支持线程的概念,但是在一个进程(process)中只允许有一个线程,这样多线程就意味着多进程。现在,多线程技术已经被许多操作系统所支持,包括Windows/NT,当然,也包括Linux。
为什么有了进程的概念后,还要再引入线程呢?使用多线程到底有哪些好处?什么的系统应该选用多线程?我们首先必须回答这些问题。
使用多线程的理由之一是和进程相比,它是一种非常"节俭"的多任务操作方式。我们知道,在Linux系统下,启动一个新的进程必须分配给它独立的地址空间,建立众多的数据表来维护它的代码段、堆栈段和数据段,这是一种"昂贵"的多任务工作方式。而运行于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它们彼此之间使用相同的地址空间,共享大部分数据,启动一个线程所花费的空间远远小于启动一个进程所花费的空间,而且,线程间彼此切换所需的时间也远远小于进程间切换所需要的时间。
使用多线程的理由之二是线程间方便的通信机制。对不同进程来说,它们具有独立的数据空间,要进行数据的传递只能通过通信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而且很不方便。线程则不然,由于同一进程下的线程之间共享数据空间,所以一个线程的数据可以直接为其它线程所用,这不仅快捷,而且方便。当然,数据的共享也带来其他一些问题,有的变量不能同时被两个线程所修改,有的子程序中声明为static的数据更有可能给多线程程序带来灾难性的打击,这些正是编写多线程程序时最需要注意的地方。
除了以上所说的优点外,不和进程比较,多线程程序作为一种多任务、并发的工作方式,当然有以下的优点:
1) 提高应用程序响应。这对图形界面的程序尤其有意义,当一个操作耗时很长时,整个系统都会等待这个操作,此时程序不会响应键盘、鼠标、菜单的操作,而使用多线程技术,将耗时长的操作(time consuming)置于一个新的线程,可以避免这种尴尬的情况。
2) 使多CPU系统更加有效。操作系统会保证当线程数不大于CPU数目时,不同的线程运行于不同的CPU上。
3) 改善程序结构。一个既长又复杂的进程可以考虑分为多个线程,成为几个独立或半独立的运行部分,这样的程序会利于理解和修改。
下面我们先来尝试编写一个简单的多线程程序。
简单的多线程编程
Linux系统下的多线程遵循POSIX线程接口,称为pthread。编写
相关文档:
怎样创建真正很小的Linux下的ELF可执行文件
转载: ELF文件格式研究
日期: Friday, July 25 @ 14:46:16 CST
主题: 软件开发
发信人: someone (++), 信区: Linux
标 题: 怎样创建真正很小的Linux下的ELF可执行文件
发信站: ......
因为自己的傻,所以才有的此篇日志。也许有人可以发现,在我博客上已经有篇名为“LFS配置IP及安装OpenSSH”,而再写这篇日记是因为自己在Linux下使用了光盘里的OpenSSH,然后装上后使用自己硬盘上的SSH时老是提示已经占用,结果反复装了好几遍才意识到这个问题!~这就好比一个人骑在马上数马的数目一样,总是少一 ......
虚拟机下linux下可以用使用主机的串口(虚拟机添加硬件里面可选)
linux下的超级终端minicom
进入超级终端的命令
[root]#minicom -s
选择串口一项
需要设定串口ttyS0(你的串口的设备名)
波特率115200
硬件流控关闭(默认是开启,如果开启的话,不能用键盘输入)
软件流控关闭
Save setup as dfl
exit
OK,这就可 ......
在linux的日常服务器维护站点维护中,经常需要批量操作一部分文件,比如数据库用户的资料变更,那么所以相关站点的数据库配置文件要相应的修改。大家都知道,linux下面几乎所有的配置文件都是纯粹的文本文件,所以这其实就是一个基本的文本操作。一台服务器上有上百个甚至上千个的网站。如果我们一个个来修改不是不可以,但 ......
在Linux操作系统中,有一个系统软件包,它的功能类似于Windows里面的“添加/删除程序”,但是功能又比“添加/删除程序”强很多,它就是Red Hat Package Manager(简称RPM)。此工具包最先是由Red Hat公司推出的,后来被其他Linux开发商所借用。由于它为Linux使用者省去了很多时间,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在L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