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规则涉及到 队列(QUEUE) 分类器(CLASS) 过滤器(FILTER),filter划分的标志位可用U32或iptables的set-mark来实现 ) 一般是"控发"不控收 linux下有两块网卡,一个eth1是外网,另一块eth0是内网.在eth0上做HTB。(注意:filter划分标志位可用u32打标功能或iptables的set-mark功能,如果用iptables来打标记的话,下行速LV在eth0处控制,但打标应在进入eth0之前进行,所以,“-i eth1";例子:
主要命令就下面三句:创建一个HTB的根
1.tc qdisc add dev eth0 root handle 1: htb default 20创建一个HTB的类,流量的限制就是在这里限制的,并设置突发.
2.tc class add dev eth0 parent 1: classid 1:1 htb rate 200kbit(速率) ceil 200kbit burst 20k(突发流量)
创建一个过滤规则把要限制流量的数据过滤出来,并发给上面的类来限制速度3.tc filter add dev eth0 parent 1: prio 1(优先级) protocol ip u32 match ip sport 80 0xfff flowid 1:1
说明:让交互数据包保持较低的延迟时间,并最先取得空闲带宽,比如:
ssh telnet dns quake3 irc ftp控制 smtp命令和带有SYN标记的数据包,都应属于这一类。为了保证上行数据流不会伤害下行流,还要把ACK数据包排在队列前面,因为下行数据的ACK必须同上行流进行竟争。
TC+IPTABLES+HTB+SFQ
1 tcp/ip 协议规定,每个封包,都需要有ACKNOWLEDGE讯息的回传,也就是说,传输的资料需要有一个收到资料的讯息回复,才能决定后面的传输速度,并决定是否重新传输遗失的资料,上行的带宽一部分就是用来传输这些ACK资料的.上行带宽点用大的时候,就会影响ACK资料的传送速度,并进而影响到下载速度,
2 试验证明,当上传满载时,下载速度变为原来速度的40%,甚至更低,,因为上载文件(包括ftp上传,发邮件SMTP),如果较大,一个的通讯量令带宽超向包和,那么所有的数据包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排队和等待,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网内其中有人用ftp上载文件或发送大邮件的时候,整个网速变得很慢的原因.
解决速度之道:
1 为了解决这些速度问题,对经过线路的数据进行了有规则的分流.把本来在宽带上的瓶颈转移到我们的LINUX路由器上,可以把带宽控制的比我们购买的带宽小一点. 这样,我们就可以方便的用tc技术对经过的数据进行分流与控制.
我们的想像就像马路上的车道一样,有高速道,还有小车道,大车道,需要高速的syn ack icmp ssh等走高速道,需要大量传输的ftp-data,smtp等走大车道,不能让
Windows下的源码阅读工具Souce Insight凭 借着其易用性和多种编程语言的支持,无疑是这个领域的“带头大哥”。Linux/UNIX环境下呢?似乎仍然是处于百花齐放,各有千秋的春秋战国时代,实 际上,似乎其环境下的任何软件都是处于一种逐鹿中原的态势,也许这就是“集市”之于“大教堂”的优势所 ......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linux系统,熟悉一些系统底层的东西还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些linux命令是如何实现相关功能的,那么如何获得命令的源代码呢?下面我们详细介绍一下。
下面以获取cat命令的源代码为例说明:
cd /sbin
rpm -qif c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