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字符设备驱动程序的编写框架
一、Linux device driver 的概念
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内核和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设备驱动程序是操作系统内核和机器硬件之间的接口。设备驱动程序为应用程序屏蔽了硬件的细节,这样在应用程
序看来,硬件设备只是一个设备文件,应用程序可以象操作普通文件一样对硬件设备进行操作。设备驱动程序是内核的一部分,它完成以下的功能:
1、对设备初始化和释放;
2、把数据从内核传送到硬件和从硬件读取数据;
3、读取应用程序传送给设备文件的数据和回送应用程序请求的数据;
4、检测和处理设备出现的错误。
在Linux操作系统下有三类主要的设备文件类型,一是字符设备,二是块设备,三是网络设备。字符设备和块设备的主要区别是:在对字符设备发出读/写请求
时,实际的硬件I/O一般就紧接着发生了,块设备则不然,它利用一块系统内存作缓冲区,当用户进程对设备请求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就返回请求的数据,如果不
能,就调用请求函数来进行实际的I/O操作。块设备是主要针对磁盘等慢速设备设计的,以免耗费过多的CPU时间来等待。
已经提到,用户进程是通过设备文件来与实际的硬件打交道。每个设备文件都都有其文件属性(c/b),表示是字符设备还是块设备?另外每个文件都有两个设备
号,第一个是主设备号,标识驱动程序,第二个是从设备号,标识使用同一个设备驱动程序的不同的硬件设备,比如有两个软盘,就可以用从设备号来区分他们。设
备文件的的主设备号必须与设备驱动程序在登记时申请的主设备号一致,否则用户进程将无法访问到驱动程序。
最后必须提到的是,在用户进程调用驱动程序时,系统进入核心态,这时不再是抢先式调度。也就是说,系统必须在你的驱动程序的子函数返回后才能进行其他的工
作。如果你的驱动程序陷入死循环,不幸的是你只有重新启动机器了,然后就是漫长的fsck。
二、实例剖析
我们来写一个最简单的字符设备驱动程序。虽然它什么也不做,但是通过它可以了解Linux的设备驱动程序的工作原理。把下面的C代码输入机器,你就会获得
一个真正的设备驱动程序。
由于用户进程是通过设备文件同硬件打交道,对设备文件的操作方式不外乎就是一些系统调用,如
open,read,write,close…,
注意,不是fopen, fread,但是如何把系统调用和驱动程序关联起来呢?这需要了解一个非常关键
相关文档:
系统
# uname -a # 查看
内核/操作系统/CPU信息
# head -n
1 /etc/issue # 查看
操作系统版本
# cat /proc/cpuinfo # 查看
CPU信息
#
hostname &nb ......
一早上都是弄在LINUX下挂载usb,很无语,几乎找遍了所有网上人家介绍的方法,可对于一个新手来说,他们大都讲的不清楚不楚,最后还是觉得这个比较方法比较成功,所以贴出来大家分享,说不定以后还能用得到
1.USB移动存储设备通常被识别为sda1,具体可以通过fdisk -l命令查询。一般外挂点的子目录都是建立在/mnt里面的 使用 ......
在fedora下解压.deb文件(没安装dpkg):
ar p filename.deb data.tar.gz | tar zxvf -
其它压缩文件的解压
#tar xv file.a
#uncompress file.Z
#gunzip file.gz
#bunzip2 file.bz2
#tar xvZf file.tar.Z
#compress -dc file.tar.Z | tar xvf -
#tar xvzf file.tar.gz
#gzip -dc file.tar.gz | tar ......
linux并不是实时操作系统,把下面的代码运行一遍就能够理解了,代码有很详细的注释。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ignal.h>
#include <string.h>
void * thr_fun(void *arg)
{
int policy, ret;
st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