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如何释放cache内存 free
因为LINUX
的内核
机制,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意去释放已经使用的cache。这些cache起来的内容可以增加文件以及的读写速度。
先说下free命令怎么看内存
[root@ahsq proc]# 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515588 295452 220136 0 2060 64040
-/+ buffers/cache: 229352 286236
Swap: 682720 112 682608
其中第一行用全局角度描述系统使用的内存状况:
total——总物理内存
used——已使用内存,一般情况这个值会比较大,因为这个值包括了cache+应用程序使用的内存
free——完全未被使用的内存
shared——应用程序共享内存
buffers——缓存,主要用于目录方面,inode值等(ls大目录可看到这个值增加)
cached——缓存,用于已打开的文件
note:
total=used+free
used=buffers+cached (maybe add shared also)
第二行描述应用程序的内存使用:
前个值表示-buffers/cache——应用程序使用的内存大小,used减去缓存值
后个值表示+buffers/cache——所有可供应用程序使用的内存大小,free加上缓存值
note:
-buffers/cache=used-buffers-cached
+buffers/cache=free+buffers+cached
第三行表示swap的使用:
used——已使用
free——未使用
cache释放:
To free pagecache: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
To free dentries and inodes:
echo 2 > /proc/sys/vm/drop_caches
To free pagecache, dentries and inodes: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说明,释放前最好sync一下,防止丢数据。
原文地址:http://www.9usb.net/200806/linux-cache.html
相关文档:
总览
用iptables -ADC 来指定链的规
则
,-A添加 -D删除 -C 修改
iptables - [RI] chain rule num rule-specification[option]
用iptables - RI 通过规则的顺序指定
iptables -D chain rule num[option]
删除指定规则
iptables -[LFZ] [chain][option]
用iptables -LFZ 链名 [选项]
iptables -[NX] chain
用 -NX ......
对于一般用户来说,主目录(home directory)是硬盘上唯一可以原来写东西的地方。一般的路径名是/home/login_user_name。
主目录用于存储各种用户文件:设置文件,程序配置文件,用户文档,数据 netscape 的缓存,邮件等等。作为一个普通用户,你可以在主目录下建立新的目录安排你自己的目录结构。其他用户无法阅读你的 ......
我们先写一个简单的脚本,执行以后再解释各个变量的意义
# touch variable
# vi variable
脚本内容如下:
#!/bin/sh
echo "number:$#"
echo "scname:$0"
echo "first :$1"
echo "second:$2"
echo "argume:$@"
保存退出
赋予脚本 ......
configure: error: Unable to find libgd.(a|so)
如果使用的是ubuntu或debian就很简单了,直接sudo apt-get install apache2
libapache2-mod-php5 php5 php5-gd 就基本上搞定,但是用源代码安装还是很麻烦~
wget http://www.boutell.com/gd/http/gd-2.0.11.tar.gz
tar zxvf gd-2.0.11.tar.gz
cd gd-2.0.11
sudo . ......
电脑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操作系统。而Linux的发展非常迅速,有赶超微软的趋势。这里介绍Linux的知识,让你学好应用Linux系统。比如要把/etc/apache/bin目录添加到PATH中,方法有三:
1.#PATH=$PATH:/etc/apache/bin
使用这种方法,只对当前会话有效,也就是说每当登出或注销系统以后,PATH 设置就会失效
2.#vi /etc/profi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