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操作系统下的多线程编程详细解析
线程(thread)技术早在60年代就被提出,但真正应用多线程到操作系统
中
去,是在80年代中期,solaris
是这方面的佼佼者。传统的Unix
也
支持线程的概念,但是在一个进程
(process)中只允许有一个线程,这样多线程就意味着多进程。现在,多线程技术已经被许多操作系统所
支持,包括Windows/NT,当然,也包括Linux
。
为什么有了进程的概念后,还要再引入线程呢?使用多线程到底有哪些好处?什么
的系统应该选用多线程?我们首先必须回答这些问题。
使用多线程的理由之一是和进程相比,它是一种非常"节俭"的多任务操作方式。我们
知道,在Linux系统
下,启动一个新的进程必须分配给它独立的地址空间,建立众多的数据表来维护它的代码段、堆栈段和
数据段,这是一种"昂贵"的多任务工作方式。而运行于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它们彼此之间使用相同的地址空间,共享大部分数据,启动一个线程所花费的空间
远远小于启动一个进程所花费的空间,而且,线程间彼此切换所需的时间也远远小于进程间切换所需要的时间。据统计,总的说来,一个进程的开销大约是一个线程
开销的30倍左右,当然,在具体的系统上,这个数据可能会有较大的区别。
使用多线程的理由之二是线程间方便的通信
机
制。对不同进程来说,它们具有独立的数据空间,要进行数据的传递只能通过通信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而且很不方便。线程则不然,由于同一进程下的
线程之间共享数据空间,所以一个线程的数据可以直接为其它线程所用,这不仅快捷,而且方便。当然,数据的共享也带来其他一些问题,有的变量不能同时被两个
线程所修改,有的子程序中声明为static的数据更有可能给多线程程序带来灾难性的打击,这些正是编写多线程程序时最需要注意的地方。
除了以上所说的优点外,不和进程比较,多线程程序作为一种多任务、并发的工作方式,当然有以下的优点:
1)
提高应用程序响应。这对图形界面的程序尤其有意义,当一个操作耗时很长时,整个系统都会等待这个操作,此时程序不会响应键盘、鼠标、菜单的操作,而使用多
线程技术,将耗时长的操作(time consuming)置于一个新的线程,可以避免这种尴尬的情况。
2) 使多CPU
系
统更加有效。操作系统会保证当线程数不大于CPU数目时,不同的线程运行于不同的CPU上。
3)
改善程序结构。一个既长又复杂的进程可以考虑分为多个线程,成为几个独立或半独立的
相关文档:
总览
用iptables -ADC 来指定链的规
则
,-A添加 -D删除 -C 修改
iptables - [RI] chain rule num rule-specification[option]
用iptables - RI 通过规则的顺序指定
iptables -D chain rule num[option]
删除指定规则
iptables -[LFZ] [chain][option]
用iptables -LFZ 链名 [选项]
iptables -[NX] chain
用 -NX ......
在linux下一些常用的关机/重启命令有shutdown、halt、reboot、及init,它们都可以达到重启系统的目的,但每个命令的内部工作过程是不同的,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你可以更加灵活的运用各种关机命令。
1.shutdown
shutdown命令安全地将系统关机。 有些用户会使用直接断掉电源的方式来关闭linux,这是十分 ......
功能最强在的编辑器——vi
功能最强在的编辑器——vi
vi是所有UNIX系统都会提供的屏幕编辑器,它提供了一个视窗设备,通过它可以编辑文件。当然,对UNIX系统略有所知的人,
或多或少都觉得vi超级难用,但vi是最基本的编辑器,所以希望读者能好好把它学起来,以后在UNIX世界里必 ......
3.2.1 Linux 内存绑定在局部存储器的实现总体步骤
总体步骤:
l 采用方案三,在在原来分析的基础上,以及已知Linux系统内存的初始化的情况,对内核代码进行修改,主要包括确定新区的范围,建立新区,重新对分配内存的分配机制进行设置。
l &n ......
以下是配置引导进入图形模式的etc/inittab文件的部分内容:
#Default runlevel.The runlevels used by RHS are:
# 0-halt(Do NOT set initdefault to this)
# 1 -Single user mode
# 2-Multiuser,without NFS(The same as 3,if you do not have networking)
# 3-Full multiuser mode
# 4-un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