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的多线程编程
1 引言
线程(thread)技术早在60年代就被提出,但真正应用多线程到操作系统中去,是在80年代中期,solaris是这方面的佼佼者。传统的Unix也支持线程的概念,但是在一个进程(process)中只允许有一个线程,这样多线程就意味着多进程。现在,多线程技术已经被许多操作系统所支持,包括Windows/NT,当然,也包括Linux。
为什么有了进程的概念后,还要再引入线程呢?使用多线程到底有哪些好处?什么的系统应该选用多线程?我们首先必须回答这些问题。
使用多线程的理由之一是和进程相比,它是一种非常"节俭"的多任务操作方式。我们知道,在Linux系统下,启动一个新的进程必须分配给它独立的地址空间,建立众多的数据表来维护它的代码段、堆栈段和数据段,这是一种"昂贵"的多任务工作方式。而运行于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它们彼此之间使用相同的地址空间,共享大部分数据,启动一个线程所花费的空间远远小于启动一个进程所花费的空间,而且,线程间彼此切换所需的时间也远远小于进程间切换所需要的时间。据统计,总的说来,一个进程的开销大约是一个线程开销的30倍左右,当然,在具体的系统上,这个数据可能会有较大的区别。
使用多线程的理由之二是线程间方便的通信机制。对不同进程来说,它们具有独立的数据空间,要进行数据的传递只能通过通信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而且很不方便。线程则不然,由于同一进程下的线程之间共享数据空间,所以一个线程的数据可以直接为其它线程所用,这不仅快捷,而且方便。当然,数据的共享也带来其他一些问题,有的变量不能同时被两个线程所修改,有的子程序中声明为static的数据更有可能给多线程程序带来灾难性的打击,这些正是编写多线程程序时最需要注意的地方。
除了以上所说的优点外,不和进程比较,多线程程序作为一种多任务、并发的工作方式,当然有以下的优点:
1) 提高应用程序响应。这对图形界面的程序尤其有意义,当一个操作耗时很长时,整个系统都会等待这个操作,此时程序不会响应键盘、鼠标、菜单的操作,而使用多线程技术,将耗时长的操作(time consuming)置于一个新的线程,可以避免这种尴尬的情况。
2) 使多CPU系统更加有效。操作系统会保证当线程数不大于CPU数目时,不同的线程运行于不同的CPU上。
3) 改善程序结构。一个既长又复杂的进程可以考虑分为多个线程,成为几个独立或半独立的运行部分,这样的程序会利于理解和修改。
下面我们先来
相关文档:
1、下载MySQL的Linux安装文件
Linux下安装MySQL需要下面两个文件:
MySQL-server-5.1.7-0.i386.rpm
下载地址为:http://dev.mysql.com/downloads/mysql/5.1.html,打开此网页,下拉网页找到“Linux x86 generic RPM (statically linked against glibc 2.2.5) downloads”项,找到“Ser ......
级别: 中级
申 毅 (shenyyi@cn.ibm.com),
软件工程师, IBM 中国软件开发中心
2008 年 5 月 29 日
想让进程在断开连接后依然保持运行?如果该进程已经开始运行了该如何补救? 如果有大量这类需求如何简化操作?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用 telnet/ssh 登录了远程的 Linux 服务器,运行了一些耗时较长的任务,
......
平时一般用ps来查看进程信息,赶紧就够了。今天需要知道详细的路径,一时还想不起来。记得有个参数,可以改变ps的输出里面cmd的显示宽度,可惜记不清了。回头再找找。
http://www.svn8.com/linux/glpz/20100221/22543.html
这个上面介绍的方法是根据pid在/proc/pid_number 下面查看具体信息。就是有点小麻烦。 ......
解决步骤:
gylu@dell-desktop:~$ sudo apt-get install ckermit
显示安装过程
gylu@dell-desktop:~$gedit ~/.kermrc
输入下面内容后保存.kermrc退出:
set line /dev/ttyS0
set spe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