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Mysql性能的几个重要参数说明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如果用Innodb,那么这是一个重要变量。相对于MyISAM来说,Innodb对于buffer size更敏感。MySIAM可能对于大数据量使用默认的key_buffer_size也还好,但Innodb在大数据量时用默认值就感觉在爬了。 Innodb的缓冲池会缓存数据和索引,所以不需要给系统的缓存留空间,如果只用Innodb,可以把这个值设为内存的70%-80%。和 key_buffer相同,如果数据量比较小也不怎么增加,那么不要把这个值设太高也可以提高内存的使用率。
innodb_additional_pool_size
这个的效果不是很明显,至少是当操作系统能合理分配内存时。但你可能仍需要设成20M或更多一点以看Innodb会分配多少内存做其他用途。
innodb_log_file_size
对于写很多尤其是大数据量时非常重要。要注意,大的文件提供更高的性能,但数据库恢复时会用更多的时间。我一般用64M-512M,具体取决于服务器的空间。
innodb_log_buffer_size
默认值对于多数中等写操作和事务短的运用都是可以的。如果经常做更新或者使用了很多blob数据,应该增大这个值。但太大了也是浪费内存,因为1秒钟总会 flush(这个词的中文怎么说呢?)一次,所以不需要设到超过1秒的需求。8M-16M一般应该够了。小的运用可以设更小一点。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这个很管用)
抱怨Innodb比MyISAM慢 100倍?那么你大概是忘了调整这个值。默认值1的意思是每一次事务提交或事务外的指令都需要把日志写入(flush)硬盘,这是很费时的。特别是使用电池供电缓存(Battery backed up cache)时。设成2对于很多运用,特别是从MyISAM表转过来的是可以的,它的意思是不写入硬盘而是写入系统缓存。日志仍然会每秒flush到硬盘,所以你一般不会丢失超过1-2秒的更新。设成0会更快一点,但安全方面比较差,即使MySQL挂了也可能会丢失事务的数据。而值2只会在整个操作系统挂了时才可能丢数据。
相关文档:
经常用到,但是总是记不住。
语法如下:
ALTER TABLE JOB ADD CONSTRAINT fk_prono
FOREIGN KEY(PRONO)
REFERENCES PROJECT(PRONO)
ON DELETE CASCADE
ON UPDATE NO ACTION;
我在mysql中添加了外键约束,试了半天没成功,后来把外键的名字由FK改成FK_1就好了,可能mysql中FK是个保留字,注意! ......
首先要声明一点,大部分情况下,修改MySQL是需要有mysql里的root权限的, 所以一般用户无法更改密码,除非请求管理员。 方法一使用phpmyadmin,这是最简单的了,修改mysql库的user表, 不过别忘了使用PASSWORD函数。 方法二使用mysqladmin,这是前面声明的一个特例。 mysqladmin -u root -p password mypasswd 输入这个 ......
my.ini里的那个tmp_table_size的值.原来tmp_table_size=16M.我改为32M
然后重启MYSQL还是没解决问题.
只好重启服务器试试了,结果重启后CPU正常了.不过还是没找出是什么原因导致MYSQL占用那么多CPU资源.
=====================================
修改hosts文件,加入一行
172.16.59.12 & ......
<?php
/**
* Mysql DB
*
* @author Administrator
* @package defaultPackage
*/
class MySqlDB{
private $_db;
private static $_instance;
private function __construct(&$db_type){
global $connectionstr;
$conn_db=$connectionstr[$db_type];
$this->_db=mysql_pconnect($con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