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 2000和sql 2005相比较, 2005优越性在哪里?
一、数据库设计方面
1、字段类型。
varchar(max)\nvarchar(max)类型的引入大大的提高了编程的效率,可以使用字符串函数对CLOB类型进行操作,这是一个亮点。但是这就引发了对varchar和char效率讨论的老问题。到底如何分配varchar的数据,是否会出现大规模的碎片?是否碎片会引发效率问题?这都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东西。
varbinary(max)代替image也让SQL Server的字段类型更加简洁统一。
XML字段类型更好的解决了XML数据的操作。XQuery确实不错,但是个人对其没好感。(CSDN的开发者应该是相当的熟了!)
2、外键的级联更能扩展
可能大部分的同行在设计OLTP系统的时候都不愿意建立外键,都是通过程序来控制父子数据的完整性。但是再开发调试阶段和OLAP环境中,外键是可以建立的。新版本中加入了SET NULL 和 SET DEFAULT 属性,能够提供能好的级联设置。
3、索引附加字段
这是一个不错的新特性。虽然索引的附加字段没有索引键值效率高,但是相对映射到数据表中效率还是提高了很多。我做过试验,在我的实验环境中会比映射到表中提高30%左右的效率。
4、计算字段的持久化
原来的计算字段其实和虚拟字段很像。只是管理方面好了而已,性能方面提高不多。但是SQL2005提供了计算字段的持久化,这就提高了查询的性能,但是会加重insert和update的负担。OLTP慎用。OLAP可以大规模使用。
5、分区表
分区表是个亮点!从分区表也能看出微软要做大作强SQL Server的信心。资料很多,这里不详细说。但是重点了解的是:现在的SQL Server2005的表,都是默认为分区表的。因为它要支持滑动窗口的这个特性。这种特性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处理是很有帮助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也是我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一个问题。在建立function-> schema-> table后,如果在现有的分区表上建立没有显式声明的聚集索引时,分区表会自动变为非分区表。这一点很让我纳闷。如果你觉得我的非分区索引无法对起子分区,
你可以提醒我一下呀!没有任何的提醒,直接就变成了非分区表。不知道这算不算一个bug。大家也可以试试。
分区表效率问题肯定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在我的试验中,如果按照分区字段进行的查询(过滤)效率会高于未分区表的相同语句。但是如果按照非分区字段进行查询,效率会低于未分区表的相同语句。但是随着数据量的增大,这种成本差距会逐渐减小,趋于相
相关文档:
在网上看到关于归并算法,没有数据库级的,当然数据级的算法对于数据库来说就是一个排序。今天写一个pl/sql的归并算法。
归并的算法很容易理解,网上很详细,现只把源码贴出来。
(包声明部分)
CREATE OR REPLACE PACKAGE PG_MERGESORT IS
-- Author : wealth_khb@126.com
-- Created : 2009-10- ......
之前有一个SQLServer的分页存储过程 但是性能不是十分理想
又找了一个
--SQL2005分页存储过程
/**
if exists(select * from sysobjects where name='fenye')
drop proc fenye
**/
CREATE procedure fenye
@tableName nvarchar(200) ,
@pageSize int,
@curPage int ,
......
--MyDB为修复的数据名
USE MASTER
GO
SP_CONFIGURE 'ALLOW UPDATES',1 RECONFIGURE WITH OVERRIDE
GO
ALTER DATABASE MyDB SET EMERGENCY
GO
sp_dboption 'MyDB', 'single user', 'true'
GO
DBCC CHECKDB('MyDB','REPAIR_ALLOW_DATA_LOSS')
GO
ALTER DATABASE MyDB SET ONLINE
GO
sp_configure 'allow updates ......
在数据库应用的设计中,我们往往会需要获取某些表的记录总数,用于判断表的记录总数是否过大,是否需要备份数据等。我们通常的做法是:select count(*) as c from tableA 。然而对于记录数巨大的表,上述做法将会非常耗时。在DELL 4400 服务器上做试验,MS Sqlserver 2000 数据库对于100万记录的简单数据表执行上述语句,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