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 Server数据库设计表和字段的经验
转自:http://tech.ddvip.com/2007-05/117955341625057.html
检查各种变化
我在设计数据库的时候会考虑到哪些数据字段将来可能会发生变更。比方说,姓氏就是如此(注意是西方人的姓氏,比如女性结婚后从夫姓等)。所以,在建立系统存储客户信息时,我倾向于在单独的一个数据表里存储姓氏字段,而且还附加起始日和终止日等字段,这样就可以跟踪这一数据条目的变化。
采用有意义的字段名
有一回我参加开发过一个项目,其中有从其他程序员那里继承的程序,那个程序员喜欢用屏幕上显示数据指示用语命名字段,这也不赖,但不幸的是,她还喜欢用一些奇怪的命名法,其命名采用了匈牙利命名和控制序号的组合形式,比如 cbo1、txt2、txt2_b 等等。
除非你在使用只面向你的缩写字段名的系统,否则请尽可能地把字段描述的清楚些。当然,也别做过头了,比如 Customer_Shipping_Address_Street_Line_1,虽然很富有说明性,但没人愿意键入这么长的名字,具体尺度就在你的把握中。
采用前缀命名
如果多个表里有好多同一类型的字段(比如 FirstName),你不妨用特定表的前缀(比如 CusLastName)来帮助你标识字段。
时效性数据应包括“最近更新日期/时间”字段。时间标记对查找数据问题的原因、按日期重新处理/重载数据和清除旧数据特别有用。
标准化和数据驱动
数据的标准化不仅方便了自己而且也方便了其他人。比方说,假如你的用户界面要访问外部数据源(文件、XML 文档、其他数据库等),你不妨把相应的连接和路径信息存储在用户界面支持表里。还有,如果用户界面执行工作流之类的任务(发送邮件、打印信笺、修改记录状态等),那么产生工作流的数据也可以存放在数据库里。预先安排总需要付出努力,但如果这些过程采用数据驱动而非硬编码的方式,那么策略变更和维护都会方便得多。事实上,如果过程是数据驱动的,你就可以把相当大的责任推给用户,由用户来维护自己的工作流过程。
标准化不能过头
对那些不熟悉标准化一词(normalization)的人而言,标准化可以保证表内的字段都是最基础的要素,而这一措施有助于消除数据库中的数据冗余。标准化有好几种形式,但 Third Normal Form(3NF)通常被认为在性能、扩展性和数据完整性方面达到了最好平衡。简单来说,3NF 规定:
* 表内的每一个值都只能被表达一次。
* 表内的每一行都应该被唯一的标识(有唯一键)。
* 表内不应该存储依赖于
相关文档:
使用SQL Server身份验证登录时报错:
无法连接到.\SQLEXPRESS.
Additional information:
用户'sa'登录失败。该用户与可信SQL Server 连接无关联。(microsoft SQL Server,Error:18452))
------------------
下面是映射时报的错:
创建对于用户“sa”失败。(microsoft.sqlServer.express.smo)
Additional ......
你是否遇到过 想在 字符串里面写 SQL语句,但是总是遇到 某些符号不会写.
比如说在字符串里面写个变量.
like: str sql="select * from abc where id= ' "++" ' "
id的变量应 先用单引号然后“+”号。
今天遇到个很长的SQL语句,而且SQL语句里面嵌套了字符串。当时根本不会写 ......
1.SELECT语句从数据库中选取数据
SELECT '列名' from '表名' SELECT list_name from table_name 从 '表名' 选区'列名' 数据 SQL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从 '表名' 选区全部数据
2.SELECT 加WHERE 语句
SELECT '列名'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
3.SELECT 加AS 语句
使用AS 给数据指定一个别名。此别名用来在表达式 ......
对同一张表进行两种方式查询(结果集相同):
case1 查询条件:包括计算机名,昵称,添加时间等等一些限制条件字段。而且需联表查询别的表
查询数据量: 100万 200万
单纯执行SQL语句所需时间:31毫秒&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