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 PL SQL学习案例(三)
存储过程
==========================================================================
==========================================================================
【训练15.1】 创建一个显示雇员总人数的存储过程。
步骤1:登录SCOTT账户(或学生个人账户)。
步骤2:在SQL*Plus输入区中,输入以下存储过程: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EMP_COUNT
AS
V_TOTAL NUMBER(10);
BEGIN
SELECT COUNT(*) INTO V_TOTAL from EMP;
DBMS_OUTPUT.PUT_LINE('雇员总人数为:'||V_TOTAL);
END;
步骤3:按“执行”按钮进行编译。
如果存在错误,就会显示:
警告: 创建的过程带有编译错误。
如果存在错误,对脚本进行修改,直到没有错误产生。
如果编译结果正确,将显示:
过程已创建。
步骤4:调用存储过程,在输入区中输入以下语句并执行:
显示结果为:
雇员总人数为:14
PL/SQL 过程已成功完成。
说明:在该训练中,V_TOTAL变量是存储过程定义的局部变量,用于接收查询到的雇员总人数。
注意:在SQL*Plus中输入存储过程,按“执行”按钮是进行编译,不是执行存储过程。
==========================================================================
【训练15.2】 在PL/SQL程序中调用存储过程。
步骤1:登录SCOTT账户。
步骤2:授权STUDENT账户使用该存储过程,即在SQL*Plus输入区中,输入以下的命令:
GRANT EXECUTE ON EMP_COUNT TO STUDENT
授权成功。
步骤3:登录STUDENT账户,在SQL*Plus输入区中输入以下程序:
SET SERVEROUTPUT ON
BEGIN
SCOTT.EMP_COUNT;
END;
步骤4:执行以上程序,结果为:
雇员总人数为:14
PL/SQL 过程已成功完成。?
说明:在本例中,存储过程是由SCOTT账户创建的,STUDEN账户获得SCOTT账户的授权后,才能调用该存储过程。
注意:在程序中调用存储过程,使用了第二种语法。
==================================
相关文档:
SQL Server连接远程数据源的基本方法有下面三种:
OPENDATASOURCE
: The OPENDATASOURCE function is used to
specify connection information for a remote data source by specifying
the OLE DB provider and an initialization string. OPENDATASOURCE can be
used directly within a SELECT, INSERT, UPDATE, or ......
-- 说明:
-- 1. 要删除表 table_name, 须先判断该表是否正被数据库中其它表所引用.
-- 2. 如果未被引用, 可直接 DROP TABLE table_name; 否则必须先删除引用表的约束, 再 DROP TABLE table_name.
-- 3. 另外, table_name 是否正引用其它表的情况无须考虑.
-- 创建主表
CREATE TABLE tParent
......
Oracle中to_date()与24小时制表示法及mm分钟的显示:
在使用Oracle的to_date函数来做日期转换时,很多Java程序员也许会和我一样,直觉的采用“yyyy-MM-dd HH:mm:ss”的格式
作为格式进行转换,但是在Oracle中会引起错误:“ORA 01810 格式代码出现两次”。如:
to_date('2005-01-01 13:14:20 ......
Oracle中使用WMSYS.WM_CONCAT函数进行多行转列
原数据:
rank name
AA NAME1
AA NAME2
AA NAME3
BB NAME4
BB NAME5
SQL>select trim(t.rank) as rank,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