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表vs.表变量以及它们对SQLServer性能的影响
在临时表
create table #T (…)
和表变量
declare @T table (…)
之间主要有3个理论上的不同。
第一个不同使事务日志不会记录表变量。因此,它们脱离了事务机制的范围,从下面的例子可显而易见:
create table #T (s varchar(128))
declare @T table (s varchar(128))
insert into #T select 'old value #'
insert into @T select 'old value @'
begin transaction
update #T set s='new value #'
update @T set s='new value @'
rollback transaction
select * from #T
select * from @T
s
---------------
old value #
s
---------------
new value @
在声明临时表#T和表变量@T之后,给它们分配一个相同的值为old value字符串。然后,开始一个事务去更新它们。此时,它们都将有新的相同的值new value字符串。但当事务回滚时,正如你所看到的,表变量@T保留了这个新值而没有返回old value字符串。这是因为即使表变量在事务内被更新了,它本身不是事务的一部分。
第二个主要的不同是任何一个使用临时表的存储过程都不会被预编译,然而使用表变量的存储过程的执行计划可以预先静态的编译。预编译一个脚本的主要好处在于加快了执行的速度。这个好处对于长的存储过程更加显著,因为对它来说重新编译代价太高。
最后,表变量仅存在于那些变量能存在的相同范围内。和临时表相反,它们在内部存储过程和exec(string)语句里是不可见的。它们也不能在insert/exec语句里使用。
性能比较
首先,准备一个有100万记录的测试表:
create table NUM (n int primary key, s varchar(128))
GO
set nocount on
declare @n int
set @n=1000000
while @n>0 begin
insert into NUM
select @n,'Value: '+convert(varchar,@n)
set @n=@n-1
end
GO
准备测试存储过程T1:
create procedure T1
@total int
as
create table #T (n int, s varchar(128))
insert into #T select n,s from NUM
where n%100>0 and n<=@total
declare @res varchar(128)
select @res=max(s) from NUM
where n<=@total and
相关文档:
DATEDIFF(datepart, startdate, enddate)
Datepart Abbreviations
year yy, yyyy
quarter qq, q
month mm, m
......
继续SQLServer索引调优实践。这次探讨一下索引覆盖 - SQL Server主要使用索引去查询你需要的数据,当索引包括所有的你请求查询的字段,SQL Server将不需要去在表中查询。这个概念称做“索引覆盖”。
SQLServer2005的Non-clustered INDEX增加了一个“包含列(included column)
”选项。在 SQL Server 2 ......
--spid:死锁的进程,tableName :死锁的表
select request_session_id spid,OBJECT_NAME(resource_associated_entity_id)tableName from sys.dm_tran_locks
where resource_type='OBJECT'
--spid:要结束的进程id
kill spid ......
在主数据库文件进行大量的删除(新增,修改都会有日志),日志文件有1.5G。昨天还原数据库时初始值也才1MB。必须清除掉,不然太占空间了。上网找了个清除日志的方法。顺利将日志文件log.ldf从1.5G变为了1M。 我执行如下:
1.清空日志
DUMP TRANSACTION 库名 WITH NO_LOG
2.截断事务日志:
BACKUP LO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