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脾虚胃寒吃什么好?



中医脾虚证是指中医所称之脾脏虚弱而引起的病证,其病情虽较繁杂,但就笔者长期的临床观察,主要有呕吐、泄泻、水肿、出血等,我在治疗方面积累了点滴经验,现略述如下:  脾虚呕吐证见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治宜健脾和胃止呕,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脾虚泄泻证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湿注肠道所致,治宜健脾渗湿止泻,方选参苓白术散化裁。  脾虚水肿证见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食纳减少,面色不华,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脾虚水肿由脾虚水停,泛溢肌肤所致,治宜温脾利水消肿,方选实脾饮加减。  脾虚出血证见便血紫黯,甚则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气短声...

“脾虚胃寒吃什么好?” 的相关文章

是胃炎?还是脾虚湿盛?



“胃炎”和“脾虚湿盛”分别是西医、中医的名词,不是对立的概念。从你所说情况来看,西医诊断应该是胃炎,有胃排空障碍症状;中医诊断应该是脾胃虚弱、湿热内蕴(以湿为主)。建议以中医治疗为主,并注意饮食、生活规律和情绪调节等。目前主要是汤药,待病情稳定之后再用中成药巩固。回复专家:上海曙光医院东院-中医科-程勇主任医师 到好大夫在线网站查看回答详情>>


你是 可纳 但是还有 胀满不运。。这是 脾虚的症状。。可以服用 人参健脾丸 。。

小孩流口水是不是脾虚



不是长牙期就是胃寒


不是,不流才不正常


流口水太正常了,4-6个月的流是想长牙了,以后只要想长牙就流口水。


孩子多大?别让大人揪孩子脸蛋,要是长牙期,建议给孩子买磨牙饼干(质量好的,不好的孩子口水一泡就酥了,容易窒息),另一个方法,纱布,沾淡盐水,给孩子擦牙床。


...

素体脾虚是什么意思啊?是脾虚寒湿或者湿热之外的另一种称呼吗?



不是的,素体脾虚是指平时脾胃功能不好,表现的腹胀、纳差、不思饮食、便溏、精神欠佳等等这些症状,如果继续得不到很好的治疗,有可能导致寒湿或者湿热的发生!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素体脾虚多是指后天脾胃不足,中焦对水谷精微运化功能较常人弱,这样易致食饮停滞,从阴化寒、从阳化热,也就是身体无论由外界寒热侵袭还是过食辛辣冷饮都易致疾,出现中焦虚寒或湿热困阻中焦。

肾虚、脾虚吃什么中药可以治疗?



看你的症状,应该是脾虚有湿(并且有点化热),脾胃运化不好,导致气血不足,所以皮肤干燥,头发易断。要调理脾胃和补充气血。方药以参苓白术散加八珍汤为主,加少量清湿热药,既健脾化湿清热,又补益气血。党参25g,茯苓20g,白术15g,白扁豆20g,陈皮6g,淮山15g,甘草5g,莲子15g,砂仁6g(后下),苡仁20g,生地15g,白芍15g,川芎6g,当归6g、麦冬10g。水煎服,可以翻渣,一天一剂(两次),连服5-7天。拉肚子的症状好转以后,可以去掉祛湿药(白扁豆、莲子、陈皮、苡仁),加强健脾养血补肾的药物(生地改熟地,加北...

脾虚怎么调理最好、我要简单点的



在中医角度看:是脾胃虚弱,药物可以吃参苓白术散,是中成药,一般的大药店都有卖的,这个不贵,一盒大致在12元左右,各地价钱不一,需要7天时间,严重的吃15天
建议你吃山药薏米粥来调理.药店有卖.山药薏米等量打粉熬粥吃.一天一小碗.还有晚上睡觉时花几分钟做下推腹法!就是推肚子~用手掌,拳头,十指都可以!力量不需要太大.有压迫感就好.从心窝一直推到腹部.别忘了早上起床也要做一次.方法与上叙一样!平时不要吃生冷油腻难消化的食物!多吃水果青菜!不可暴饮暴食!生活饮食要有节律!


...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